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2025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2025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5-02-18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1

10月2日下午,根据安排,我队全体官兵组织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该片生动展示了战争情况下,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启示我们: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一道理。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身上,老百姓身上。

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梁大娘的三个儿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文革时被坏人整死了,老三反击战牺牲;将军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还有人物个性刻画最为鲜明的靳开来,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营男子汉应该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要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意志,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观看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表达的情感始终打动着我,战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挚而热烈。作为一名消防人,我们应缅怀先烈。我们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讲规矩,继续发扬湘潭消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绽放消防人的光芒!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2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这个影片了,第一次是在家时跟着父亲一起看的,两次观看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观看后,更多的是对为了国防安全甘将热血献边防的英雄们的勇气的敬佩和那个年代朴素真挚的战友情的感动,这次看了以后令我深思的是家国情。

再次看到把“小北京”送上前线的“雷军长”时,我想到更多的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不是军长,他到现在连部队都没有进来过,他是一个本本分分老实巴交的农民,是一个朴素而又忠诚的拥军者,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我唱那些红军打胜仗的歌谣“小红孩,扛红枪,专打日本接中央,中央打日本退,后面跟个游击队,游击队挎盒子,专打日本的老婆子”。时光荏苒,很多歌谣早已经忘记了,但当年父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时坚定而充满希望的眼神始终印在我心上。

在我当兵后,父亲关注了很多关于部队的微信公众号,经常给我转发一些有关部队的新闻和文章,因为在西藏当兵的缘故,父亲对边境问题特别的关心,洞朗事件发生时,我们手机管理更加严格,当情况好转发手机时,打开手机的一刻,不出所料,微信上置顶的一百多条未读的消息果然来自父亲,当我一条一条看完和听完消息,已经泪流满面,环顾周围的战友也是一样的。当我跟父亲通视频报平安的时候,父亲装作淡定的样子,安慰着身边哭泣的母亲,他说“看吧,都跟你说了,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瞎操心,咱们国家强大了,外国人想欺负咱们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吧。”后来我偷偷地问父亲“如果我……你会怎样?”父亲很久不语,最后他说:“接受。”父亲的答案在我意料之中,毕竟他在我眼里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思想端正又红又专的军属之一。

考上军校以后,寒假回家,习惯吃饭时看电视,每次我们除了看新闻看的最多的就是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如《毛泽东》、《许世友》、《刘少奇》等等。跟着父亲的脚步,了解了很多老一辈革命红军的英雄事迹,更加懂得感恩先辈,感恩父母,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渐渐地学会用全局的,长远的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个令我震撼到鸡皮疙瘩竖起的一幕是玉秀趴在三喜坟上悲痛的那一声“三喜”,让我想到我们西藏边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叫胡永飞,是我原单位山南军分区某团汽车队中队长,2009年初夏季节,藏南地区正逢雨季,在一次押运物资途中为了保护战友被滚石砸中壮烈牺牲。那时他的儿子胡博文只有16个月大,为了博文的成长,妻子周忠燕决定对儿子隐瞒丈夫牺牲的事情,只是说“爸爸在西藏当兵。”2019年周忠燕终于把藏在心里10年的秘密说给了博文,并带着博文来到胡永飞当年服役的单位和牺牲的地方祭拜,周忠燕对着胡永飞牺牲的地方嚎啕大哭:“永飞,你的骨灰我带回老家了,但你的魂全部都留在这里了……”,哭声响彻山谷,撕心裂肺,令身边人忍不住落泪。

因爱联姻,因爱生子,多么美好又充满希望的事情呀,却因为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使命没能有善果。令人最痛心的事情莫过于看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吧。那一刻我在想如果让三喜和胡永飞再选择一次,他们会不会脱下军装,选择做个普通百姓,过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样安稳幸福的生活呢?答案我们都知道,他们不会。

我的老班长常说,“祖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没有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的国家,而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和平背后有我的一份守护。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3

最近,我阅读了李红的《高山下的花环》,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好强的女孩,她叫李红,是一个智商非常高的女孩子,她在高考时,还梦想考清华大学,可惜母亲患有眼疾,工作上压力巨大,而她不想天天待在家里,便独自一人来到西山上的花环下观赏风景,她看见了山的另一头的花环,同时也惊叹了一声。

后来,她在家人的劝导下,认真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

从此,李红整天和花环形影不离,她花了六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花环虽然美,但是却破碎了,花环却永远的离开了她,只剩下孤独的李红,带着梦想走完了一生。

李红,她被誉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是李红的一朵花,花的`名字里有“家”字的原名,而她的“家”,又叫做“中国”,又叫做“中国”。

从李红身上我学到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木,是多么的宝贵,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生活,都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要节约用水,过马路时注意安全。

李红,13岁就在做家务,13岁就离家出走,去打工,边读书,还有好的母亲,她的成绩很好,善良淳朴,乐于助人,对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自己创业挣钱,帮助别人。李红很可怜,她是那么的凄凉,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可怜,凄凉的时候就像一朵花,花儿一般绽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美丽的花朵呢?她终于明白母亲的用意,自己挣来的钱用来给自己的母亲看病,那是一个母亲非常痛苦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帮助母亲走出困境,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李红这一举动给了母亲最可靠的祝福,可是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那一场疾病夺走了生命,这场病疫给李红今后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给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打击。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4

今天,又看了一遍反映对越战争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再一次落泪了。也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为它流泪了。是的,这部电影是很老很老,老得和我以前那个八十岁奶奶一样(虽然第一次看他的时候,我只有十九岁)。可是,观众的留言却是很新很新的,新得就像是刚刚竣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

“其实我们就要这种电影,能朴实无华的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恰恰是现在一些导演最求的金钱在上的表演艺术无法企及的。”“看着哭着,哭着看着。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那些为了祖国而牺牲的军人,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一个不敬仰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缅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烈!强烈建议各大院线重新播放此片!!”,“这部影片比现在任何抗日神剧都好,为什么不放呢?84万的点击量,与韩剧的千万点击量相比,呵。当人们人忘记了战争,它就会来临。”“精品应多播多放;为何各大电视台尽播些垃圾剧,应多播些正能量的影视剧,向最可爱的人敬礼!”,“流着眼泪看完这片子,万分感慨。向烈士致敬!”,“这个电影以前没看过,现在一看,比现在拍的打仗片好多了,也真实多了,这电影也不像样板戏,很深刻的刻画了人性,很好的电影啊!”,“做为军人我是流着眼泪看完后半截片子的。”“我哭了,看一遍哭一回。不要忘了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看一次留一次泪,这就是中国军人的风彩,现在那些编剧导演不好好去在真实的历史中去挖掘更好的题材来宣扬正能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的来之不易。整天弄些倒人胃口的神剧或闹剧来糊弄观众。”“20多年前看这部影片时我流泪了,今天再次看这部影片时我又流泪了,两次的眼泪有些许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我是替自己流泪。流着眼泪看完了,特别是最后在梁三喜的坟前真是太感人了!”“看哭了向英雄致敬”。

这样的电影,这样的评价,在中国,甚至是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都是很少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甲午海战》固然好看,固然感动人,但是,它们相比《高山下的花环》显得过于苍老,所以,看过这电影的人,真的还有必要多看几次,它能让我们明白今天是多么幸福;没有看过的人,更有必要好好看看这部电影。什么韩剧,什么热播剧,小资情调的,和这个处处充满正能量的电影是无法相比的,就像是小小坟茔和泰山能够相比吗?和华山能相比吗?和三清山能相比吗?

《高山下的花环》,一部用泪水浇灌的电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好好看看,特别值得当今的青少年看看。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5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电影,有搞笑的动画片、可怕的恐怖片、引人注目的科幻片,也有令人悲伤的爱国片……前几天,我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爱国片,心里翻腾得厉害,脑海里一直回想着那些感人的画面。

1948年,生活在城市里的赵蒙生来到部队当指导员,他偶然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他焦急地像正在锅里沸腾的水一样,他想当逃兵的念头被连长梁三喜知道了。在连长梁三喜的劝说下,赵蒙生终于跟部队上前线。最后,连长梁三喜因为救赵蒙生而中弹身亡,赵蒙生悲痛欲绝,拿着炸药包炸进山洞里,取得了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被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深深地感动了。副连长金开来表面上很暴躁、大大咧咧的,可是心地很善良,他为了让同伴吃上甘蔗,自己被地雷炸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给同伴们换来了甜滋滋的甘蔗;赵蒙生开始的时候不适应部队的生活,甚至有了相当逃兵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下来,勇敢地上前线杀敌;连长梁三喜为了救赵蒙生中弹身亡;他们在战火中,用自己的勇气和生命守护战友,保卫国家。

我不禁为那些冲在战场上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伤心,他们几乎把青春用在训练上,把生命留在战场上。他们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利益,冲上战场和敌人战斗。我多么希望那些上战场的战士们不会牺牲,更希望没有战争,没有牺牲。感谢那些保卫祖国的战士们,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6

3月22日下午,在炼钢实业部部长郝树生的带领下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看完以后,对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精神,我理解的相当浮浅,到今天这部影片我看了4遍。影片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老百姓身上,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影片以四个人物,四种性格,四种不同背景特征展示了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牢记“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更是我们大家的”,更使我想到了作为炼钢实业部的一员,我应该有“炼钢是我的,是我们实业部全体员工的”。

作为连铸副班长在自己的岗位上要以身作则,勤俭刻苦,敢说敢做,敢于提意见,同时敢于向组织发表意见。我们要严格做到在处理工作与个人关系的问题上,做到严要求,严自律,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和影响所有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针对这部电影所反映出的问题,结合实业部开展“炼钢是我家”活动,围绕炼钢企业文化:作风铸就辉煌,切实做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工作,强化责任建设,打造一支团结奋进、齐心向上的团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明确方向,制定目标,是干部做好工作的关键点

1、 近几年来各类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管理不到位,管理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声音。意见不统一,各干各的,在我们现实工作中同样出现以上四种人,我们要把这四种性格的人物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统一为一个目标去奋斗,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好。

2、 我们要定期组织召开班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俗话说“人无完人”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通过自我批评和各级骨干的批评,把控好方向。

二、定措施,抓落实,是干部做好工作的出发点

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想这个问题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发现问题我们要直面面对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责任,切合实际的分析原因;找到原因我们要解决问题,定措施,跟踪检查落实情况;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引导全员自查,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事故的分析不是我们某个人理论分析,而是要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每个人的分析点和改正措施,制定我们合理的治理方案,让员工能说到就能做到。

三、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是干部做好工作的成长点

不断的学习可以使自己长见识,长智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在不断地失败中摸索出来,按部就班只会走向失败,我们现在就要打破固有观念,寻求可行的方法去做事。

要懂得采纳别人的意见,我们要懂得沟通,在沟通中学习,十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智慧高明,多与员工沟通、探讨问题,员工反应出来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他们才能安全安心的工作。

四、总结,是干部做好工作前进点

一个善于总结的人,路不会走的太差。我们不能一直往前看,适时的停下来,回头望一望,总结汇总一番,会带来新的收获,开启新的起点。针对连铸现在的所有工作,我们要在事故中总结,从新梳理整个岗位流程,制定新的标准,做到归放有序、精简有度,会提高整个班组的集体发展,总结会使人成长,也可以避免事故的重蹈覆辙。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7

高山之下,烈士陵园,一束束白花放置于坟前。谁知陵墓下的白骨,也曾是多少姑娘心心念念的梦中人。

如果,赵蒙生的转变是导演极力想要表达出的一条电影主线:对那个时代的一些高干的鞭策与冀盼。那么对梁三喜与靳东来等烈士们的塑造则是电影另一主线所在:对万千于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及其家属的敬意与歌颂。

在影片里,从连长梁三喜与各士兵的对话、连长自身的回忆与举动,都可以看出,他与韩玉秀的婚姻,令人羡艳,十分美满。从梁三喜推着韩玉秀与小猪崽到玉秀不远千里赴部队解相恩最后留波浪鼓等一件件能够体现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事件。本以为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连长凯旋而归,一手娇妻,一手憨儿。可是战争无情、子弹无眼,一切成了奢想。前期的美满与结局时玉秀在烈土园的悲恸,也不过是场战役在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缩影。逝者已矣,可遗于生者的,只剩无尽的悲痛与思念。

于锋火之时的家书可抵万金,因为能予牵挂之人一声平安之音。但若为,绝笔之信呢?玉秀所求,仅是三喜的平安,不再是团聚与富贵,可那封自前线而来的锦书,却残忍地抹杀掉了这一切念想。想来林觉民的妻子收至《与妻书》之时,或也同玉秀一般,悲痛欲绝。回看残破史书万卷,又有多少本该琴瑟和鸣的幸福之家成为时代的眼泪呢?有多少妙龄少女从此只能睹物思人呢?

靳东来对梁三喜说:“烈士陵园见”,那时看到这一幕的我,多希望这仅是一句玩笑打趣话。可在最后,他们却真的在高山下的烈士陵园里相聚,和万千牺牲的弟兄们一起。在结局,靳东来的儿子拿着甘蔗,带着军帽,佩戴着一等功勋,用尚且稚嫩的声音喊出:“我也要做像爸爸那样的英雄。”而他的母亲,看着儿子,怔怔出神。我猜,她或许是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那个从今在后,只有在梦里才有相见机会的人了。

那样的千山万水之隔,那样艰难的长途跋涉,挡不住数干年前的孟姜女,更挡不住思夫心切的韩玉秀。孟姜女犹可在遍寻白骨后随之而去,但玉秀不能,她要替三喜给母亲养老送终,将孩子盼盼抚养成人。遗孀之悲,在这漫漫历史路上有多少?唯愿战争不再,唯愿相思不负,更愿人长久。

那高山下的花环何来?不过是有人千里迢迢而来,在梦里人的白骨填埋处所放罢了。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 篇8

《高山下的花环》是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谢晋执导的一部影片。本片展现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代背景下,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系列前线战士的思想动态和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这部电影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各色人物的命运相互交叉与映衬,将人物的个性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不同战士的外在形象和性格对比。人物的外在形象是观众视觉上最直接的印象,不同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人物的初步认识。影片中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的外在形象就有鲜明的对比。梁三喜年长稳重,靳开来五大三粗,而赵蒙生则是白面书生的形象。这些不同的形象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职业地位是相符合的:梁三喜人到中年,位居连长,虽然有家庭的牵挂,但是一心把精力投入在部队的建设上,兢兢业业,他的容貌虽然已经满是沧桑,但老持稳重,是连队的主心骨,符合一个带兵多年的老兵的形象。靳开来年轻气盛,心直口快,言语粗俗,容易得罪人,为此吃了不少亏。与此二人不同,赵蒙生并不是出身行伍,长期在后方工作的他并没有吃过前线的苦,看起来文弱无力。他将当指导员当作调动的渠道,因此他总与其他人心有隔阂,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不同的外在和性格是人物冲突的起因之一。

其次是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对比。故事的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夕,此时越南有苏联作为靠山,在东南亚肆意妄为,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边境安全。赵蒙生在部队有关系,四处活动希望调走,我行我素。这一点其实和越南的所作所为并无二致,赵蒙生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心怀愧疚,才能有了思想转变,决心留在部队。与赵蒙生不同,梁三喜、靳开来坚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具有勇于向前,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的高尚精神最终感染了赵蒙生,使得他在战争中不断强大了起来,勇于战斗,与同志们并肩作战并最终凯旋。

再次是不同人物之间思想觉悟的对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上战场,不幸的是毛岸英最终牺牲在了朝鲜。电影中军长的孩子也在战场上牺牲就有在向毛岸英致敬之意。相反,赵蒙生的母亲作为老革命,却只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不断地打扰前线部队,扰乱军心。这其实反映出的是集体和个人的矛盾。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没有国家这个大家的稳定,小家何以能平安呢?

这部电影虽然年代很久,但至今仍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当前,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正在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需要像雷军长、梁三喜、靳开来等这样有坚强革命信念和伟大现身精神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学习老一辈军人抗美援朝、对越反击等勇于作战,不畏强敌的精神。大力宣扬先进,弘扬正能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只要有这种精神在,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想了解更多【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