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精品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精品

发表时间:2024-09-07

我们的思绪也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写观后感可以记录那一刻的想法和感受,写观后感时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才具有感染力,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至今难忘呢?推荐一篇有关“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的文章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热烈欢迎你参考这些资料愿你在工作和学习中走向更高的峰巅!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1】

xxxx年12月13日,本来仅仅一个一般的星期六,但是_年前的同一天,给这个日子刻上了血色的印痕。长达六周,30万人罹难,南京之殇,我国之痛。

日军侵华南华日军南京大残杀罹难同胞留念馆,座落在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该馆的所在地,是日军侵华南京大残杀江东门团体残杀遗址和罹难者丛葬地。上午10点,国家公祭日在这儿举办。自古以来,平和便是人类最耐久的夙愿。平和像阳光相同温暖、像雨露相同润泽。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干茁壮成长。有了平和安稳,人类才干更好完成自己的愿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国自古就有祭祀的传统,陆游在《示儿》诗中说:王师北定华夏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国家公祭日,是对南京30万罹难者的吊念,是对抗日战役中千千万万的罹难者的祭拜,是对一段血泪前史不能忘却的留念,是对战役的控诉,是对平和的呼喊,是对前史的尊重,是为国家往后的开展凝心聚力。是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平和大钟”悠远的钟声里,3000只平和鸽振翅的羽翼声中,是咱们对难者的追思,也是对幸存者的安慰。南京大残杀的幸存者,是一个特别的集体,他们是战役的受难者,也是活的前史见证者。据了解,南京市87年初次对南京大残杀幸存者进行计算,记载在册的幸存者有1756名。1997年再次进行计算时,在世的幸存者只需1200名。xxxx年,大残杀幸存者急剧削减到400多名。到本年在世幸存者已缺乏200人,平均年龄超越80岁,仅xxxx年1月至今,已有21人连续离世。 关于南京大残杀幸存者夏淑琴来说,她的“家”一半刻在留念馆“哭墙”上,一半在实际中。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闯进她坐落新路口5号的家中,转瞬之间,8岁的夏淑琴失掉了7位亲人。现在,已是四代同堂的白叟慨叹地表明,“国家举办公祭典礼,是对罹难亲人、同胞最好的安慰,期望晚辈们都能记住前史,坚决不能让前史重演。”

“平和来之不易,咱们都想过安稳,平和的好日子”,这是南京大残杀幸存者余昌祥12月10日在“南京大残杀罹难者遗属之联合国人权组织公开信”发布会上的说话。看到电视上叙述那段血色前史的幸存者们,我想到了《金陵十三钗》里的一句话:我这样看见你,就似乎看见你阅历的全部。

“咱们为南京大残杀罹难者举办公祭典礼,是要引发每一个仁慈的人们对平和的神往和据守,而不是要连续仇视”。就像托尔斯泰在战役与平和中所要表达的:生命、日子,只需在这个时分才干被人感觉出它的夸姣的,在平常往往被人疏忽的内在。其实生命的真实含义在于可以自在地享用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意。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愿强壮的祖国,我成长的当地,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处处都有绚烂的阳光。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2】

今天,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4周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__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3】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在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4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来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未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每一个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卅万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铭记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泪;每一个中国青年要不断前行、振兴祖国的动力。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4】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南京大**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被杀,仅一个多月,就有超过30万同胞遇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20xx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决定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学全国遇难者公众纪念日。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学首届全国遇难者公众纪念日。古都上空,秦淮河畔,有一声无声的汽笛。党和国家领导人级各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公祭仪式,**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历史是不可磨灭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历史不容忘记,罪责不容否认。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行意味着累犯。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每一句话都是以历史为基础的,这是启发性的,充满了正能量。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们要缅怀历史,缅怀先烈,祈祷和平,热爱祖国。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建设国家的能力。

我们要珍惜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自己奋发图强,为建设富强国家贡献智慧和智慧。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用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武装自己,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历史催我们奋进,时代唤我们自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年八班黄子轩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5】

一个无辜的声音绝望地喊道。地上满是红色的血。天空没有以前那么蓝了,花草也没有以前那么香了。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现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天!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日本人进攻南京。因为我早已感受到南京大**的死亡气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杀害活埋共30多万人。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

我似乎身处那个世界,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孩子被无情的日本军弹炸死,但我情不自禁。他们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被死神召唤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妇感到痛苦。被抢走的牲畜无奈的叫着。

我恨日军,恨他们的冷酷无情,卑鄙,无耻,下流。每一次的枪声仿佛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仿佛我的心脏感受到了刀的冰凉,当南京民众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时,仿佛在我心上的伤口洒上一把盐。看到我们的军队成为日军的俘虏,我的灵魂早已远去。

南京大**的受害者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悲伤、愤怒和悲伤。可是,痛恨有用吗?我们能改变历史吗?

难道我们要对日本用报复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悲愤吗?不,都不可能,日军以为一次**就能让中国向日本屈服,他们妄想,中国式一个有骨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远低头。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生活在和平阳光的普照下,我们很幸福,但是,我们却要深切记住沉痛的历史,不能忘国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以为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此,中国的胜利将是日本噩梦的开始。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6】

刚刚看完南京大**纪念馆时心中不禁涌出了一股深深凉意,这股凉意使我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一堆堆的尸体,一张张绝望的脸,进入了我的视线中时,我的双眼一次次的黯然了。

那残酷而又疯狂的日本鬼子面对我们遇难的同胞的时候,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不是怜悯,而是一种欣喜。他们是一群没有人性的畜生,他们把杀中国人当做一种游戏,向井、野田这两位可恶的日本军官,竟还组织“百人斩杀人比赛”,来鼓励日本人杀我们的同胞,除此之外他们还大赐宣扬在各大报纸刊登此事,以此来表向井、野田这两位军官的英明,但是这两位没有人性的军官事后“臭名远扬”,被世人永生唾骂。

那些日本人不但把杀人作为比赛,还想着各种法子来残杀我们的同胞枪杀、水淹、火烧、活埋……变着方法来杀取同胞们的性命,用同胞们的鲜血来换取他们的快乐。想到1937年的中国有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遭到妻离子散的痛苦,有多少孩子流落街头,被日本人**、虐待,想到这一幕,我的心就像被揪了一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手时不时地颤抖。

什么话语都无法表达我现在的想法。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我们永远忘不了弱国要挨打,忘不了国家侵略和人民灾难的历史教训。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7】

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希望爱好和平的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国家公祭日学生观后感800字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搜集并珍藏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对妄图否认暴行、亵渎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好战者必亡,自强者自立。在实现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风雨历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终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奋斗赢得民族的尊严与荣光。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历史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提醒我们曾经饱受的深重苦难;放眼神州,沧桑巨变,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向奋斗目标。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已经并将继续在13亿多人民的砥砺奋进中深刻改变。

国家公祭日学生观后感800字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南京人不应忘却的历史,更是我们国人应该谨记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造成30多万人遇难。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罪行!但是他们还在那里津津乐道,认为这是光荣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的良知去那里去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的心灵上留下了永远的创伤,直到今天再去回想它,也是触目惊心让人充满愤慨。同时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国家档案局公布了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用见证人记录日军暴行。程瑞芳对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罪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心路历程的逐日记录,它与举世闻名的《珍妮日记》一样,被称为“中国的珍妮日记”; 1937年11月起,约翰·马吉牧师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屠杀期间,日

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他们的资料是极其珍贵,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然而面对这些史实资料,日本右翼势力还在百般抵赖暴行,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但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用历史资料说话,揭露日军罪行,让日本右翼势力百口莫辩!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表明了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视程度,更警醒我们要谨记历史,勿忘国耻!

国家公祭日学生观后感800字

泛泛而论,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

南京大屠杀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史上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南京大屠杀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高潮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中国军民付出的牺牲最大,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77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还原历史真相,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颠覆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屠杀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希望爱好和平的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关文章:

2019国家公祭日党员心得感悟500字大全【5篇】 2019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大学生800字_700字最新3篇 2019最新国家公祭日学生观后感800字优秀5篇 2019国家公祭日活动大学生有感心得600字3篇 最新2019国家公祭日300字_500字大全5篇 最新国家公祭日心得征文800字精选【5篇】 2019南京公祭仪式观后感大全500字_国家公祭日观后心得【5篇】 2019最新国家公祭日大学生观后感400字大全【6篇】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8】

祭是对于逝者表达致敬哀悼的仪式。国家公祭就是国家设祭,向逝者郑重表达致敬致哀的庄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标志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三十多万同胞,从此获得国家给予的最高规格的公祭,预示着这段锥心痛史将成为中华民族绵久的心灵刻度。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先是为了铭记暴日侵华的罪恶历史。日本乃中国近邻,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先承中国文化启蒙,完成封建化;进入近代,脱亚入欧,学习西方,早于中国完成工业化,获得优于中国的综合国力,但是国家却步入军国主义道路()。受其邪恶本质的驱使,不仅没有利用先发优势造福人类,反而危害世界,蹂躏亚洲,侵略中国。铁蹄所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南京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人神共愤,尽管如此,也不过是其无边罪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民族的历史必须被民族记忆。南京大屠杀更不应该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而淡出历史。往事已矣,必须铭记,铭记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乃为后事之师。忘却历史,意味背叛,轻淡罪恶,易蹈覆辙,企图掩盖历史罪恶,决不是对历史价值的无知,而是巨奸大恶心怀叵测文章国家公祭日有感--铭记痛史,复兴中华。南京大屠杀的制造国,现在处心积虑地淡化乃至否定这桩人类历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别有用心恰恰警示我们一定要勿忘痛史。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也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中日关系的政治现实。历史与现实本来就有天然联系。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我中华民族特有的厚德仁爱精神,着眼中日长远友好大局,体恤日本人民,厚待日本战俘,主动放弃国家赔偿,减轻日本战后负担,助益日本战后恢复与发展。只因冷战之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责并未得到彻底清算 ,终致孽种暗藏,祸根深植,以滴水穿石之韧功,由点及面,由微至著,由暗到明。

反映在日本现实国家政治活动中,多有政府要员,罔顾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公开拜神祭鬼,为战争罪犯招魂;修改教材,美化侵略历史,直至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试图掩恶匿罪以欺世,重温军国残梦,伺机东山再起;近年来,搅乱东海,播云布雨,兴风作浪,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突破战后体制,美其名曰做正常国家,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南京大屠杀罪孽深重,事实清楚,史册铭刻,国际公认,岂容随意作践,任意否定!现在,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提高公祭规格,使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缅怀罹难同胞,铭记惨痛历史,弘扬正义,坚守底线,捍卫和平,警示当下,启迪未来,彰显国家意志,展现民族决心,其意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更是激励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想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道德厚重,怀仁行义,远者慕名而近者信服;疆域辽阔,物产饶丰,国家富强而人民殷实;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国治邦安而自立世界民族之林。惜近代伊始,国势衰败,列强屡犯,横遭暴掠,直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悍然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空前危急。面对锦绣河山支离破碎,生灵涂炭哀鸿遍地,硝烟密布日月无辉,民族之耻刻骨铭心,国家之恨如箭穿胸,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以空前的民族牺牲决死抵抗,精英先进前赴后继,慷慨悲壮义薄云天,壮烈志士实难尽书,艰苦卓绝世所罕见,终于获得民族独立,国家新生。

及至今日,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即将成真,国家现代化仅欠临门一脚;当此之时,国家公祭,缅怀遇难同胞,我们要深刻汲取忘战必危,落后挨打、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将国家之耻民族之恨化为强国动力,以临渊履薄之心,怀卧薪尝胆之志,万众团结,众志成城,脚踏实地,竭力奋斗,既以复兴中华民族为职志,更以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果惠及世界,贡献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哀哉,死难同胞!

壮哉,中华民族!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9】

今天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我见证了日本人是怎样欺压我们中国的人,勿忘国耻!这部电影给了我心灵深深地震撼。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禽兽不如的日本兵把老百姓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看到还在呻吟的挣扎者,都被刺刀杀戮,最后将尸体焚化。日本兵举行杀人比赛,将砍下的中国人头在南京城外的铁丝网上……其中,那惨无人道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35万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35万人,如果他们手拉手可以围绕赤道一周,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呀!老师对我们讲,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悲惨事件!在整个事件之中,中国人民竟没有反抗的'能力,逃跑呼救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咣”地一声,日本兵踢一开了一个民宅的大门。人们从惊讶中站了起来,还没反应过来,就遭到机枪的扫射当场全部死亡。最后还有一个小孩在哭,一个日本兵就慢慢地走向了小孩,我还以为他会放过小孩,没想到他却是往小孩的手里放了一个罪恶地手榴弹,一声爆炸声就结束了一个还不到两岁的儿童的无辜的生命。我都快被气死了,手中的拳头不由自主地就捏了起来,如果我有一把枪,我真想打死那个日本鬼子,为死去的中国人报血海深仇!

看完这部电影,我禁思绪万千:我国为什么被人欺负?而且还受到最残忍的手段——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来侵略中国?就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真理。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的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10】

12月13日,这对咱们我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咱们的国家公祭日,每年都会在南京举办南京大残杀的祭祀典礼,下面小编收拾了一篇关于国家公祭日的观后感。赶忙来看看吧!

羞耻啊,美丽的六朝故都;羞耻啊,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我国人都不会忘掉今日吧!这天是咱们我国人的羞耻,日军进犯南京城。由于我早已感触到南京大残杀的逝世气味。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不忍目睹的大规模残杀,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绑缚,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终浇以火油,纵火燃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芜”日军杀戮活埋共30多万人。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简直走向溃散的边际,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好像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似乎身在那个国际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戮,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力不从心。他们把孕妈妈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国际就被死神呼喊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妈妈感到苦楚。被抢走的家畜无法的叫着。我恨日军,恨他们的无情无义,鄙俗,无耻,下贱。每一次的枪声似乎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似乎我的心脏感触到了刀的冰凉,当南京民众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时,似乎在我心上的创伤洒上一把盐。看到我军成为日军的俘虏,我的魂灵早已飘逝。南京大残杀中受害者让每一个我国人感到悲愤,哀伤。可是,怨恨有用吗?咱们能改动前史吗?莫非咱们要对日本用报复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悲愤吗?不,都不或许,日军认为一次残杀就能让我国向日本屈从,他们愿望,我国式一个有节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久垂头。跟着时代的改动,咱们日子在平和阳光的普照下,咱们很夸姣,可是,咱们却要殷切记住悲痛的前史,不能忘国耻,从现在开始咱们要吃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气,这认为咱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揍”只需祖国富足,我国才干成为一个强壮的国家。

咱们不能忘掉前史,由于忘掉曩昔就意味着变节,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规划,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现已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仍然记忆犹新,咱们需求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铭肌镂骨的苦痛。由于真实的勇士勇于直面惨白的人生,勇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忧虑仍旧没有过期,一个民族的精力首都仍要咱们去建构与呵护。

这就给咱们无量的启迪:在现在平和时代的今日,咱们没有必要用欢喜消除自己的哀痛,假如那样就失掉自我;咱们也没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痛中,咱们应正视前史的痕迹。咱们应该时间把祖国放在心中,把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为中华兴起而斗争,但这全部却又不能在空言与鬼话中消磨,作为学生,咱们所应留意的:更是日子中的点点滴滴:你是否认真学习,为建造祖国堆集好身手;当升旗典礼时,咱们是否唱起庄重的国歌;在外国人面前,你是否随地乱扔废物,你时间是否在保护着国家庄严?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篇11】

一般来说,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

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天子的盛大祭祀,还包括文人百姓的祭祀,已成为国家和家庭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其中,既有近代国家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人们对天地鬼神的崇敬没有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因家族结构向原子化的演变而减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

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我们今天需要设立一个全国公众纪念日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尊崇天祖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我们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的成熟。

国家公众阵亡将士纪念日所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当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

南京大**的警示意义在于,世界公众纪念日是面对历史上的悲剧性时刻,从而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什么样的历史悲剧可以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有很多选择。

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其一,南京大**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高潮时刻。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伤痕。八年抗战是最艰难的,中国人民付出了最多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型的进程也被最严重地阻断。

第二,77年后的今天,日本作为侵略的始作俑者,从来没有作过应有的历史反思。近两年来,中国还通过篡改历史、纠正侵略名义,努力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道路。

第三,日本近年来的行为不仅使中日关系陷入冰点,而且对二战后形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和国际政治安全体系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一面反映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颠覆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

从反法西斯和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学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民的痛苦,也是留给全世界的痛苦。像奥斯威辛集中营一样,警告是普遍的。

12月13日,xx在中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上午10时,南京大学首届全国遇难者公众悼念仪式举行。公祭现场拉响了警报,全场默哀。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在仪式上讲话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妙的否认而消失。

南京大****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南京大学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难忘的记忆。深深的警报声把我们的思想带回到了血腥的时代。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从那天起的6周时间里,日军在南京**了我同胞30多万人,无论死亡人数,还是**手段,都堪称灭绝人性的***暴行,都不能仅仅用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来形容了,简直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大**一样。

历史不能忘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醒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记忆犹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征的最后八年里,以空前的团结、浴血奋战、牺牲3500万人的胜命,取得了抗日战征的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洗去屈辱的不屈不挠精神。

我们是祖国和未来**人民的花朵。看完这场公祭仪式,我们缅怀先祖,谴责日本侵华,祈求和平,缅怀历史,自立,振兴中华。只有我们有尊严,我们才能有未来。继往开来,永世不忘。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学的事实,都不会认同13亿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