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关于数学的日记精品

关于数学的日记精品

发表时间:2024-07-22

栏目小编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阅读精心准备了今天的“关于数学的日记”,怎么样去寻找好用的范文呢?处理文档需要在时间和任务分配管理中紧密协作,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不妨静下来上看看别人的范文怎么写。

关于数学的日记(篇1)

今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

[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我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我虽没学过但我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只要勤学善思,就一定会攻克难题,走上成功之路!

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2

今天妈妈给我批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错题:

30-7+4

=30-11

=19

我打了个×,并改成了:30-(7+4)

=30-11

=19

妈妈说:“你做错了。”妈妈告诉我: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按顺序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个。当然也可以先算后面的,但是要加括号,而且一定要注意:如果第一步运算是加法,那么,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就不变;如果第一步运算是减法,那可就要变了,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啊,这次我不仅改了错题,还学会了另一种解题方法。数学真是奇妙无穷呀!

关于数学的日记(篇2)

数学日记:比原来多多少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奥数培优》上看到了一道题:将一个长为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横着剪二刀,竖着剪一刀),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这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这种题对我来说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长方形的周长,是(10+6)×2=32(分米)。因为它横着剪两刀,有三个小长方形,就6÷2=3(分米);竖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两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算好:(5+3)×2=16(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比一个大长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实在《同步奥数培优》上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题,它正等我去攻击。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对我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我便永远都是胜利而不是失败。

数学日记:迷惑人的数学题

昨天,我翻开了《三年级数学提高班试题》,看到了一个题目:平平一家三口人,爸爸比妈妈大3岁,今年全家三口年龄和是71岁,八年前全家年龄和是49岁。今年平平多少岁?爸爸、妈妈分别是多少岁?

我一看,想:哇,这太简单了。于是就3×8=24(年)71-24=……唉,不对劲儿。我左思右想,可还是不明白。爸爸看看这题,说:“我以前也碰过这种题。71-24=47而不是49我知道,说明了平平8年前还没有出生。这样想多好。”

我听了爸爸的提示,拿起笔便兴奋地做了起来:那么平平今年是6岁,爸爸的年龄是(71-6+3)÷2=34(岁)妈妈的年龄:34-3=3(岁)。

我验算了一下,哇,没错,果然是对的。

我想:这些类似的数学题很容易迷惑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它,以防被“骗”。

数学日记:和爷爷学数学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

“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

“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数学日记:奶奶买药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

奶奶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

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日记: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习。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数学日记:调皮的小数点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时看到了杯子是圆的,之后我去洗脸时发现脸盆也是圆的,中午吃饭时我发现碗也是圆的。我这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器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是圆的?之后我又观察了许多器皿,我发现器皿几乎全都是圆的。这使我想到难道是我看花眼了?我开始怀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没有看错,是真的。

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来在生活中如果人们用其他形状的器皿就不容易重叠和盛东西,因为这样不方便,可是使用圆形的器皿就能克服这样的弱点。

发现这个特点我非常高兴,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件事情给我一个体会,今后我一定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还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关于数学的日记(篇3)

我爸爸最近去了英国,我们在地球的东边,他们在西边,时差就有8个小时。如果我们下午3:30分放学,他们却是早晨7:30分刚刚起床。爸爸因为时差关系,凌晨两三点钟就醒来了。

英国的人口很少,只有6000多万,中国则有13亿多人口,中国是英国的近22倍。中国的面积也比英国大很多,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英国只有24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是英国的40倍。

虽然英国人口、面积不大,但是历史很悠长。它有大本钟、威斯敏斯特教堂等著名景点。我希望长大了能去英国。

关于数学的日记(篇4)

1月25日星期六有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的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关于数学的日记(篇5)

3月31日 星期二 天气:阴天有小雨

今天,我和妈妈去信和超市买东西。

一走进信和超市,我就看到里面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商品摆在柜台上。我推着车在商品中穿梭。信和超市的左边是饼干和日用品,右边是水果专柜,最里面有一个冰柜,冰柜里面有我最爱喝的酸奶。(中学范文网 F215.Com)

我先在花生专柜里拿了一包花生,花生一包9元8角,然后买了两包蛋糕,每包蛋糕8元8角,最后为爸爸买了一瓶丰收牌桂花陈酒,每瓶10元8角。买完东西后,我和妈妈推着车来到收银台,我连忙计算,得出:9元8角+(8元8角×2)+10元8角=38元2角,我连忙叫妈妈准备38元2角,妈妈将38元2角交到收银台,当我看到收银台发下来的小票时,我很高兴,因为我计算出来的数和小票的数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