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分享10篇)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分享10篇)

发表时间:2024-07-01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有一些深深触动心灵的、感人的事,或许我们可以将那些感悟都写进心得体会里去。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要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生日祝福语网编辑推荐这篇文章因为它有关于“心理讲座心得”的全部细节,我们的网站将持续更新欢迎您收藏并随时关注我们!

心理讲座心得(篇1)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讲座中有一节内容使我感触很深,题目是《别让家庭生病,孩子吃药》,说的是学生成长环境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人格形成的关系,并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书中的一首小诗特别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性格、个性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特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以知识丰富心灵,引发同学们自我关注意识,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活动目的

深入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实质,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消除心中的阴霾,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大学生活。更好地帮助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相关工作。

二、活动内容

主讲教师:院心理老师桂xx老师

希望通过桂老师这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就在座同学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解读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如何去解决问题。桂老师此次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自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带领同学们认识内心世界,引导同学们重视心理健康,促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活动对象

外语系14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xx年3月20日

五、活动地点

e2a-103

六、工作分配

嘉宾接待:由部长负责;

维护会场秩序:由心理健康部委员负责。

现如今,我们面临着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阶段,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唯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方能鹰击长空,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最后,预祝本次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xx系学生分会心理健康部

xx年3月17日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培养。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围。希望能有点用。

有个小故事: 一块钢板的价值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马蹄掌还是指针。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上课时老师给我讲的,有一个学校请来了著名教育学家来学校指导工作。这个教育学家非常厉害的就是他指导过的学生都很有出息。被教育界奉若神明。学生也以见他一面为荣。这所学校有一个班以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出名。学校很头疼。就对这个教育学家说,您来看看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办吧。 于是教育学家就来到这个班,见了一班的学生。摸摸这个头对所有人说,这小伙不错一定可以成为大企业家。看一个小女孩安静坐在哪说你可是个好公关的料。。。。。以此他夸讲了许多学生。这几个学生在他走后高兴极了。连教育学家都这么说那我一定是块好料。从此真的越来越好了。许多年以后,他又来。校长说,你真是神了你说的那几个孩子差不多都成才了。他们可都是差生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结果教育学家说,我什么也没看出来呀。我甚至没有好好看他们。我只是故意这么说的。

其实,这两个故事,就是我要说的所谓的“贴标签效应。” 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而让孩子失去了进步的机会。我没当过班主任,对于班主任怎样教育学生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曾是学生,就说说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吧。我记得我上学时最爱学的是语文课,而且我的作文几乎是满分,常做为范文在年级中传阅。语文成绩也总是数一数二的。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这么好,是因为的语文老师曾在我写的一篇作文上写过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议论文,观点独特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其实这几句点评很平常,这不算什么,很多老师都这样点评过作文。重要的是接下来还有一句话。他说“泽,溪之水也,如能汇入大海必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之彼”。这个作文本我一直保留着。这句话让我如沐春风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文学潜力的学生所以对语文我一直就自信。我甚至现在都用这句话鼓励我自己。其实在影响学生方面老师的力量是大于家长的。有时一句话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想说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给它们贴好标签。每个班都有所谓的差生,这些差生是一开始就那么差吗?是智力不行吗?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差生会越来越差,什么都差。他脸上贴的就是差的标签。谁都认为他差,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他能不差吗?

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本不是我今天想说的主要的问题即然提到了就多说两句,对不对的大家多提意见。我也许太理论话,太理想话了。因为我没真正做过,也许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我总认为学困生还有救。造成学困的原因是长期的过程主要应该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行,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肯本不有动机。使成绩慢慢排在班级的后面。然后学生会瞧不起他,他自己没有在这方面了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失去兴趣然后越来越差。学习不好,精力用在其它上了,所以纪律也不好。最后导致失去自信。如果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好的学习方法。给他们贴好标签我想会有效果的。大家不防回忆回忆咱们学校的好学生和学困生是不是我说的标签效应还有点道理。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我们总说的是这孩子不是不会就是马虎。这话听起来其实没有太多责备的意味。我们虽然知道马虎不好,但并不认为他有多严重,以为大了就好了。学习这么久之后我才知道马虎不是小事,它是一种习惯,当一个毛病成为习惯就比较可怕了。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三、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生活的态度是人格的温度控制器,其好坏足以影响人生的成败。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迈向美满成功的跳板。

人生的方向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左右我们构筑的人生的优劣。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格变得温暖活泼,富有弹性;使人充满进取精神,充满冲劲和抱负,即使遭遇困难,也可以获得帮助,事事顺心。

相反,消极的、冷漠的人生态度则会使人格变和萎靡、阴郁、懒惰,使人觉得周转处处都是障碍,都是不友好的眼光,最终使自己遭遇失败。人生态度是后天的,消极的人生态度并非先天遗传,并非不治之症,完全有可能设法加以纠正。

相信人生充满乐趣,常微笑,避免悉眉若苦脸,会令你怀有希望,从内心产生信心,使你一夜之间判若两人。下面是培养积极心态的几个方式,供你参考: 心情要愉快早晨起床后,就要决心过愉快的一天,下决心不要为琐事烦心,必须提醒自己记住情绪的力量非常大。如果在愉快、积极的气氛中醒来,加上潜意识的作用,一天的心情都会感到舒畅。若因无谓的事而烦恼、不愉快时,应赶紧注意纠正。

心胸要宽敞走路时,不要两眼看着地面,应该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断不可妄自菲薄。要祛除孤立的心态,毅然钻出象牙塔,和外界打成一片,这样就会看到充满幸福、亲切、爱情、希望的美好事物。这时你会发现,在污秽的街上居然长着一棵漂亮的树,街角的修鞋匠雄心勃勃、充满希望,即使老找你麻烦的上司也有他好的一面,万事都显得那么美好。

不能说没办法 振作精神,不要做“没办法”的人。无论怎么困难的工作,都应认真思考解决的办法,不可推拖敷衍,不可怕麻烦,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担忧上,不要替自己寻找借口。要知道,成功的哲学在于“天下无难事”。

能够接受。假如无意中做下傻事,没有必要因此捶胸顿足,不要气馁。事情没做好,用不着找借口,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事实,而应力求下一次把事情做得更好。为此应该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语把它看成一种激励的力量,不应心存芥蒂产生抵触情绪。

不可随便批语别人。不要故意给人难堪,不可对人吹毛求疵,而应处处与人为善的,否则别人也会给你脸色看。应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多替人着想。圣贤曾说“与其因怀疑而招致误会,不如没有疑心而被骗”,相信别人,别人也会相信你。

要与思想积极的人交往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影响。择友务必慎重,最应该交的朋友是有干劲、态度乐观爽朗、处事练达的人。

试着按以上的方法去做,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境界,你的生活会充满友好、鲜花和阳光,会令你赏心悦目,使你走上成功之路。

心理讲座心得(篇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厌学

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很复杂,后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下综合作用的产物。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学习的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二)说谎

孩子说谎是由于社会风气、家庭压力、虚荣心、心理因素、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说谎不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的实现。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要给孩子以心灵的安慰,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给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他熟悉的每一个人。这样每个孩子才能诚实、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早恋

小学生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就是与异性的交往。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提前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早恋现象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出现萌芽。13、14岁的青少年正值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充满着好奇、爱慕,又有着虚荣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实施温情教育。在班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队会活动,对友谊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配合,未雨绸缪。早恋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童年,不要让早恋的小雨洒到他们的青春花园。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培养新人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切实以新理论、新方法、新理想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篇3)

成为心灵智者,创造幸福人生

——心理健康的自我呵护

压力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压力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一旦觉得压力大,身心都会反映出来。所谓身体的反应可以导致各种不适,最简单的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不适会影响生活状况、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疾病,比如胃溃疡、不孕不育、癌症等。在发达国家,医学体系已经改称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理念体系,也不再单纯把人当动物看待,就是因为人有心理反应,有社会过程。

心理压力当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会下降,脑力劳动成绩也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工作系统的错乱。当身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作出严格的判断非常难。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点儿不相干的,科学研究证明还没有。一旦生病,应该积极地求医问药,积极考虑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体和精神双管齐下,就更有利于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自我调节和减压要分成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要知道心理压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其二,要逐步地变化,不要变化太猛,要把变化改为一种缓慢的过程,要有适应期。 其三,维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规则,就是要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它不仅对身体有好处,对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处。在锻炼过程中,人会自然而然地摆脱一切烦恼。

其四,要进行社交活动,尤其是退休人员。

最后,如果确实觉得自己压力太大,觉也睡不着,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 不过,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到了某个基点才会产生负面作用。

心理讲座心得(篇4)

励志2009-04-02 19:31:18阅读281评论1大小:大小订阅

有一个人总是给身边的人带来阳光和幸福;有一个人总是给自卑的精神带来自心的火花;有一个人总是给迷茫的青春带来心灵的光芒;总有一个人会指引你走向成功的人生。现实生活中真要寻找这样一个人,我想格桑泽仁教授也许最符合了。同时,这也是我听了他给西南财经大学全校辅导员讲课后的深切感受。

作为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格桑教授以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生动的案例为引导,结合多种形式的互动行为案例,真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一次全新的感悟。我们每个人听了都有一种春风般的感觉。总结格桑教授的演讲内容,我理解为三个部分:

一、思维与心态

如果你早上起床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跟自己说:‘又要上班了,好烦!’那么‘恭喜’你,今天你必将会成功实现自己‘烦’的目标!

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格桑教授用了非常生动的例子开场,说明“心理暗示”对人行为的强大作用。他接着告诉我们“今天我还活着!

即使你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可以担心。但阳光的人总能迅速将不舒适转化为舒适。” 阳光心态犹如太阳,太阳只知道做好眼前、改善眼前的境况。

阳光人,无论经历什么都能带来好处,因为他们相信失败、挫折和逆境都蕴含着同样的好处种子。他们把一切不愉快的境遇仅仅看成一个机会,一个供人们去探询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获得这些利益种子的机会。

随后,格桑教授通过“我就是我”这个命题,把大脑中的“自”与“我”比做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喻他们经常对话,从而启发我们要选择积极的对话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重视与自我对话。

接着,格桑教授突然问我们,“撒过谎的人请举手!”台下多名听众顿时傻了眼,他们都没想到格桑教授会问这个问题。“撒过谎的人请举手!

”格桑教授重复道,在他的带领下,几乎全部听众都举起了手。“知道什么是习惯思维吗?这是一种卡在你脑子里的思维模式。

你总是在问自己,在心里和另一个我说话。”格桑教授以这个幽默的互动方式调动起听众的情绪,也将刚才的结论——重视自我对话,这一理念灌输到大家的认知中。

在强调习惯性思维方面,格桑教授还让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拍手方式,并了解了不同方式带来的新体验。再另一个游戏中,格桑教授先让我们掰指头数数,一边数一边念“老鼠”这两个字,再让我们反着念“鼠老”,随着21遍“鼠老”说出口,所有人的思维乱成了一片,当格桑教授大声询问“猫最怕什么”的时候,一名老师得意地放声说出:“老鼠!

”格桑教授突然再提醒我们,猫怕老鼠吗,一下子让我们顿时明白人的思维存在停滞,要去打破这样的定势。

二、人生道路

格桑教授的创新生活方式分为身体道路和精神道路。

在谈到躯体之路时,他指出这就是个简单的0到100个过程,它是一个人从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这条道路是一条线段,因为生命终会有完结的一天。接着格桑教授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讲述了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医学老师,到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一个卓有建树的心理学家的过程。在34岁时,为自己写悼词,接着开始倒着去活,给自己订立目标,并不断超越,十年目标三年实现,三十年目标十年实现,并又开始规划更长远的六十年目标!

对于躯体之路实现的过程中,格桑教授补充说,人生就是一个逃离痛苦,追求快乐的过程,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会去寻求改变,我受够了,或者我太爽了。对于生活中不能克服的毛病,就不要过于压抑,轻松上路,“解决不了的就带着,自然的时候就会改掉坏习惯了。”

精神之路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一道光芒,因为精神的财富是可以永远传播的。格桑教授在谈到精神道路时,首先解释了精神道路的核心是欲望,欲望也是支撑物质道路的力量。他举了个例子。

某人落入冰水,依靠坚定的信念,不停告诉自己这是温水,硬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突破人类在冰水中只能生存20分钟的客观规律。

其次,格桑教授将精神境界分为六个层次:自我、家庭、集体、国家、人和自然。不同人的思想需要不同的级别去包容,去感化。只有不断超越境界,才能实现精神之路的平坦。

第三,格桑教授强调了能力在精神道路上的重要性。他首先将能力分为产业能力和核心能力。行业能力包括四个部分:

知识、技能、思维、习惯。实现这一能力仅仅是你社会成功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核心能力,这更是指在精神层面上的能力。它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处理情绪的能力、创新和领导力。

与人沟通,要学会倾听和赞美,赞美别人的个性而不是外表。处理情绪的速度就是成功的速度。处理情绪最好的技巧是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能怕犯错误。

领导力培训要求你积极参与学校内外有意义的活动。

为了让我们领会精神的巨大力量,格桑教授举了日本研究水结晶的综合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曾经做过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他将一瓶水的瓶壁贴上“谢谢”、“爱”、“感谢”等美好的词语。结果“看”到这些积极词汇的水结晶赔偿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

相反,看到“混蛋”、“蠢材”等消极词汇的水结晶破碎而零散。格桑教授接着分析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60-70%的**身体是水。“看”到积极而美好词汇的水结晶会美丽而钻石,呈现几乎完美的形状。

因此,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信念无疑会在我们身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总结两种不同的道路时,格桑教授又通过形象的拆借“佛”字,让我们形象化的领悟到面对人生不同道路如何去处理。

格桑教授指出,人生的两条路,就如同“佛”字右半部分的两条纵线,左边的一条是“躯体之路”,右边的那条便是“精神之路”。

而“佛”字右半部分结构中的“弓”字,象征着人在成长之中所要经历的事情,所要体验的情感,所要走过的道路。这条道路看不见,但却无形中影响着“躯体之路”与“精神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有时候体验着躯体的感受,有时候体验着精神,有时候却站在这两条路之间。这条路,不断促使人们调动起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走在觉悟的路上,这就是一直引领着我们每个人的“道”。

而从“道”字本身来看,右半结构中“首”字,正代表了人的头脑——大脑所确定的路,就是人成长的方向,就是冥冥中引领着我们前进的信念,我们的“道”。

再看到“佛”字左边的人字旁,这个“人”是一个觉悟的人,它意味着,当一个人能够跳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人生的这三条路时,他就到达了佛的境界。

这个看似简单的道路霎时间让我顿悟,原来“道”与“佛”,深层的含义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快乐,就必须摆脱所有困扰他的琐碎小事,放下对世界的批判,放下对一切的执着。简简单单才是快乐。

成佛,其实是一种特别的更深层次的角色体验,就是要找到另一个我,另一个位置,俯瞰自己的人生,最终达到爱的境界。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和世界。

了解了“佛”字的含义,不禁令人茅塞顿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看似复杂和艰难,但如果能够拨开眼前困扰着我们身心的迷雾,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将看到一个清晰透彻、简单美好的人生。“佛”字的秘密,简单却饱含深意,“成佛”虽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一个觉察的心,用平常心观察生活,不再执着的追求欲望,快乐,就会悄然而至,人生,也将平和美好。

三、精华拾遗

在分析心态与思维和人生道路的话题之外,格桑老师为了更好的让我们领会思想,穿插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它所包含的许多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交叉手游戏让我们体验交叉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时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化。同时,我们可以打破我们的思维模式。

2。为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使目标尽可能的视觉和听觉。毛主席通过号召人们“打土豪,分田地”,激励红军战士不断超越极限。今天的发展观是以统一的信念看世界,认清目标。

在领悟目标时,回答“听清楚了”或者读出来,远比回答“是”或者眼睛扫过效果要好的多。

3、残缺理论。抛弃了常人改正缺点,扬长避短的思维模式,强调“残缺”也是一种财富,一种优点,一种独一无二的标志。不必为缺点所累,只需扬长弃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认为扬长补短只是种倒退,木桶理论存在缺陷,一只残缺的木桶就没有必要再去通过修补成为一个平庸之辈,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去成为一个笔筒,或者盛满钻石的器皿。

4、全掌理论。永远用整个手掌去包容别人的锤头,不能用锤头去对抗锤头,那样只能自相损失。不能变得和生气时的对方一样没有理智。

5、五指地位理论。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定位。无名指因为不能分离而拥有了宝贵的戒指,喻示着爱人之间就和无名指一样,强行分离只能伤了子女。

6、五官理论。耳朵要听积极的内容。眼睛要去看大场面。鼻子要向下出气。嘴巴要保持笑容。

7、灯泡理论。不论灯泡的瓦数大小,只要能被用就是好灯泡,换言之:被人用是人才。

8、鹰的重生。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70岁。但当它40岁的时候,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它的爪子太老了,抓不到东西;它的喙也在靠近胸部的地方老化,无法啄食;它的羽毛非常钙化,很难飞行。

渐渐衰老的老鹰渴望重生。所以它必须自己作决定!它把自己苍老的喙向悬崖敲打,直到老喙脱尽,露出稚嫩的新喙。

这时,鲜血和新喙一起冒出来,疼痛剧烈。但是老鹰不能休息。它必须忍受剧痛,用它柔软的喙拔出旧指甲,每次都尖叫。拔完指甲,老鹰还是不能停留,它必须立刻接着做一件事情,就是拔自己钙化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整个过程历时150天。

当终于完成了这件事,老鹰发出一声清脆的叫声,从悬崖上飞下来去喝重生后的第一口山泉。当老鹰决心完成150天的挑战时,它将在未来30年赢得更好的生活。

9、不断的表扬自我,肯定自我。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对自己说:太好了!

我能行!我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简单的人会快乐,克服对未来的恐惧。

幸福是由自己决定的。幸福就在眼前!

最后,格桑教授以他送给在场学生一句箴言“迷,则行醒事;明,则择事而行”结束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从今天起,做个爱自己的人!从今天起,我们要认清不同的生活方式,积极面对,用信念战胜困难!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 某学长

2009-3-31

心理讲座心得(篇5)

3月26日,我有幸聆听了王加绵教授做的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纠正对策"的讲座。王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在场的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心理讲座心得(篇6)

最近一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由陈玲老师编著的《心理学转变孩子的一生》这本书。该书的特点是介绍了大量心理学家的精彩论述,并对每种家庭训练、社会训练、学校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寻根问底,从心里学的高度分析缘由,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广泛地汲取了近年来国内外训练心理学的讨论成果,集中阐述了训练、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学问和技能的把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制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共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老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化浅出的分析。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学问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许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冲突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经常陷入懊悔,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苦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由于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急。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心情,这种心情都被认为是负性的心情。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心情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心情,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生气'而言,以前我很可怕这类心情的发生,在许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当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生气'操控,失去理智,做出很多事后让我懊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觉我的这种对于生气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由于对"生气'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生气'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生气'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经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阅历里学习关于"生气'和"害怕'的学问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阅历中学习的学问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育足够的亲和力量,有了好的品质,制造亲热的关系力量,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力量,只有这种亲热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由于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养分。在中国这种亲热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育亲热关系的力量。比如:很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沟通。就由于他们之间不能视为伴侣,不能公平的交谈。导致很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白一个问题,即"力量'缺乏。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学问,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书中有一节内容使我感受很深,题目是《别让家庭生病,孩子吃药》,说的是同学成长环境对同学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人格形成的关系,并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书中的一首小诗特殊引起了我的高度留意: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正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共性都有打算性的影响,老师和家长应当为孩子制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心理讲座心得(篇7)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触:工资涨了,可是钱好像越来越不够用了、教学越来越先进,可是压力好像越来越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可是好像越来越难教了……来自工作上、生活上的各种压力,总是影响着我们的心情,会感觉烦,会感觉压力大。在今年的三月,在全国做了一项关于失眠的调查,结果,我们教师的失眠指数位居前三名,为什么会失眠,压力大啊!失眠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谁来为我们的健康买单呢?还是我们自己啊!所以,我们要珍爱我们自己的健康,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爱自己,还怎么奢求别人的关爱呢?

首先请大家跟着我,随着音乐做一个放松练习。

接下来送给大家几个健康法宝:

一、学会微笑

在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笑解千愁”。笑能让我们的生活轻松和愉悦,是一种愉快情绪的自然流露。它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有利于消除心理疲劳,活跃生活气氛。微笑能放松自己,微笑能让自己开心。

小不仅有这些优点,笑还能治疗心病,传说,在清朝有位县太爷,因患心病整天愁眉苦脸,吃不好、睡不好,日子长了,只见他日渐憔悴,家人到处求医,疗效甚微。有一天,当地一位医术高明的老郎中得知此事,便上门诊病。在为县太爷把脉之后,一本正经地说:“你乃是得了月经不调之症。”这位县太爷听了立即笑的前仰后合,说:“此言谬也。”便把郎中逐出。后来,这位县太爷逢人便讲此事,每次都笑声不止。谁知没多久,他的病竟好了。这使他恍然大悟,这是郎中的绝妙之处。其实,这就是用“笑疗”治愈了县太爷的抑郁症。

“一笑解千愁”“笑一笑,十年少”,老师们,多多用用这个健康法宝吧,它不仅能让我们变得开心,也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轻松,更和谐……

二、换一种想法

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有时,某件事会让我们有一种绝望的感觉,这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想法,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一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的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

第一个,他梦到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他梦到自己走在雨中,戴着斗笠还打着雨伞。

第三个,他梦到自己了和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却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刻的意义。于是秀才赶紧去找算卦先生破梦,算卦先生听完他的讲述后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别赶考了。”秀才不解,算卦先生说:“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伞,不就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了躺在一张床上,却是背靠着背,不就代表没戏了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里收拾包袱准备回家了。店老板见了非常奇怪,问:“明天不是赶考吗?怎么要走了呢?”

秀才把做的梦和找卦先生破梦的事一五一十地根店老板一说,店老板乐了:“哎呀,正好我也会破梦,问哦觉得这梦应该这样: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高种吗?下雨天戴着斗笠还打雨伞,不就说明你有备无患吗?跟你心爱的表妹了躺在一张床上,不正好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

秀才一听,感觉有道理。于是就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考中了探花。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想法,会换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三、体验幸福

有一个女老总,今天上街散步,她发现有一个男士,蹬着三轮车,车上装满一车废品,车上坐个女士,跟他一块儿瘦废品,两人面对面谈笑风生,笑逐颜开。这个女老总就看不明白了,两个捡破烂的,有啥这么高兴的呢?她又想,假如一个男士开奔驰,身边做个女士,奔驰里的两个人幸福呢,还是废品车上两人高兴呢?请你回答我。然后又是那句话:就是还不知道呢!一位哲学老师是这么回答的,捡破烂的高兴,因为他们俩今天的目标实现了,而且实现目标的机会不多,挺高兴的,所以这样的原理告诉大家:

幸福的标准:

与财富、性别、年龄无关

幸福由思想造成

幸福由比较产生

有一个企业,每年都发大量的奖金,今年不景气了,没奖金。然后员工们就怨声载道:完了,没奖金。那段时间,公司里弥漫着一股消极情绪。老总把副手找过来了:今年不景气,没奖金,我们准备裁员发奖金,如何裁法,大家回去拿个方案,先保密。结果,不出三天,谈话声陡然变了:裁员了,裁谁呀?年终大会开始了,员工们提心吊胆坐好了,瞪着眼睛看老板,不知道他的嘴里会吐出点啥!老总左扫描一眼,右扫描一眼,然后开始说话:今年不景气,准备通过裁员,给剩下的人发奖金,考虑到饭碗比奖金重要,我们决定同甘苦共患难,不裁员。大家一看不裁了,心里的石头一下落地了,哇哇,鼓掌。这时,老总又扫描了一下下面说:考虑到大家很辛苦,我们还是咬咬牙,怒努力,给大家发过去的三分之一奖金,大家一看还有奖金呢,哇哇,鼓掌,太好了!今年奖金减少三分之二,但是是最开心的一年,能说明什么道理呢,幸福由思想造成,由比较产生,和财富的绝对量没关系。

幸福由思想造成,由比较产生,与财富的绝对量没关系。

四、尊重别人,同时三嬴

平时我们经常说“双赢”,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三嬴”,那么什么是“三嬴”呢?就是“我好,你好,世界好”,首先要保证我自己好,然后才考虑你好,我们都好了,世界自然就好了。这似乎与我们中国很多优良的传统思想相违背,有人会说:哪有先考虑自己的,这太自私了吧?真的想先考虑自己,也不能这么说啊,太不上台面了……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有一位女士,那天周末实在很累,想在家好好睡一觉,朋友打电话来,约她一起去买衣服,朋友难得提这样的要求,虽然很累,但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一起去逛街。在逛街的过程中,这位女士都是无精打采的,朋友在试衣服的时候,总是找坐的地方,朋友试穿好了问她怎么样?也是心不在焉地说:还好!这样的精神状态,让朋友很扫兴,衣服没买成,不欢而散,大家心里都挺不舒服的。女士想,我这么累,还陪着你,你一点都不领情。朋友觉得,我难得找你赔我,你却这副态度,太不够意思了。于是都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回了家,老公遭殃了,孩子遭殃了……如果,这位女士用“三嬴”的方法,也许会是另一种结果。我们试想一下:朋友打来电话,女士真的很累,那就先考虑一下自己,向朋友解释一下,今天真的很累,过几天再约时间。朋友虽然会有点失望,但是能接受。过几天,女士主动约朋友,两个兴致很高的女人一起逛街,一定会满载而归,心情好了,丈夫受益、孩子受益,不正是“我好,你好,世界好”吗?

五、心造天堂

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斗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理。”

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汉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禅师缓缓地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匣,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有这么一个人,他说:我在单位里有一个仇人,我看见他就生气,每天看见他心情就不好。这时他就想到我们刚才那句话:不是造天堂吗,我就造一个,我先跟他主动沟通说话。第一天早晨碰见对方,他主动跟对方说:早上好。对方不理他,他说没关系,破冰需要慢慢加热呢。第二天又碰见了:早上好。对方又不理他,他想,哼,我明天再跟他说一次,如果他再不理我,我坚决恨他到底。第三天,刚想张嘴说话,对方主动跟他说话了,早上好。然后两人开始沟通了,对方对他大加赞赏,。他说,你胸怀比我大,其实,我的心情也不好,每天看到一件不愉快的事,就等于每天吃个蟑螂一样,这哪能好呢?一点也不好。然后两人变成了好朋友。——学会优待身边的人,我们可以为自己造天堂。

六、学会取舍

舍得笑,得到的是友谊;

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

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

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

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

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

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到大;

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

舍得某种精神,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

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

人世间就是这么奇妙,你又何须苦苦追寻一个目标

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

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

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

七、我的心情我做主

一个居士哭诉自己的委屈,做了很多事,却被误解,问有没有听到关于自己的谣言。

清净讲了一个孔子的故事: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清净说: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会误解他人,所以误解和被误解也是人之常情,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要放在心上。居士说:那我现在做的这些事还要做吗?要不我干脆不管了。

清净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他们继续前行时,作家问道:“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朋友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作家问:“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当我们的心情好坏取决于别人的态度时,我们便使自己萎缩为一个可怜的受害者,抱怨与愤怒便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的埋怨,其实是一种责任推卸和负担转嫁:“我这样痛苦,都是你们造成的,你们要为我的痛苦负责!”我们可能主宰不了世界,但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在生命相续中,身边的环境、人和事件都会传送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信息,一定要记住:我的心情我做主。

最后送大家几句生活感悟: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生命只在今天,不要为明天忧虑。要学会欣赏自己眼前的每一点进步,享受每一天的阳光。

心理讲座心得(篇8)

2012年11月16日有幸听了闵行区教育学院黄志法老师的的讲座——《师生沟通技巧》,虽不能烂熟于心,也略有感悟。

不得不说黄老师是一名高明的讲师,虽说要讲的内容是有关于师生沟通的技巧,但黄老师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我们讲述了和领导以及同事沟通的技巧,从中你可以感受到平时你在和领导、同事交流时会下意识的顾及到对方的感受,不会说出太过分的话。随后黄老师介绍了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的几点:意使尊重学生,注意语言的使用品味,不要说任何激动人心的话;毕竟,第二个孩子是个孩子。说话要多注意学生的感受;第三任何人做事总有他的理由。

这时再联想到一开始所讲到的一个俗语“看菜吃饭,见人说话”,我就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这句话的原意是说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语言。但作为一个老师往往在沟通时只是把语言调整到了针对“学生”这个对象上,总是带有这样的倾向“你是个学生,你是来学习的,我是老师,所以我讲的你都必须听,而且一定要听进去”。

一旦这样沟通开始,往往就会让自己单方面的逞口舌之快,给对方的建议也变成了一种强势的建议甚至带有命令式的语气“你必须怎么怎么样,你应该如何如何去做”。然而就算是你的同龄人,在一个人身上也具备了各种各样的身份,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孩子,情况更是复杂多变。他们在作为你的学生的同时首先就附带了小孩子这一身份,同时由于家庭不同,性别不同又会附带很多不同的身份,男生、女生、富裕的、贫穷的、中产的、缺乏父母管教的、缺乏关爱的、母亲管教严厉的、父亲管教严厉的、单亲的等等,这样如此复杂的一个对象,怎么能仅仅只把他作为一个“学生”来看待呢?

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师生间的沟通,尤其是在和一些学困生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沟通时,总是单方面的是老师在说、批评或者命令,最后老师来个总结性的结尾“你听懂了吗?以后你要怎么怎么样”,在整个过程中可能学生都不会有一丁点回应。是的,人际沟通是需要有人跨出第一步,但是当老师跨出了第一步的同时把学生的第一步又逼回去了,那这个第一步又有什么意义呢?

交谈时,您应该不时提醒自己,现在面对您只是个孩子。 他可能具有健全的思维能力,但他毕竟还不成熟。

另外在整个讲座过程中黄老师也不只一次要求我们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如果说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对方,那么沟通的品质就**与对方的回应,就如我上述讲的师生沟通的一种情况,那就是一种缺乏品质的沟通,因为整个过程学生都是沉默的,作为老师也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而师生间根本就没有信息交换,你还是不知道他学习成绩无法提高或者他调皮捣蛋的原因。沟通的三个要素的其中一点就是要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只有在信息交换中老师才能及时捕捉有效的教育信息,而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辅导。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对方的回应呢,我想“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这就是黄老师想要给我们指出的一条有效的出路。事实上确实如此,很多时候老师确实想听听学生想说些什么,但真正开始谈话,不管老师怎么问,学生都沉默不语,让众多老师束手无策。黄老师在和他的辅导对象交流时,就采用了讲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引起对方的共鸣,才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应该就是“说对方想听的”。

在与我的学生交流经验确实我也发现了,往往在和他们交流一些游戏、零食方面的内容时,不管你是在批判也好,在赞扬也好,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会慢慢的围到你的身边来,并不时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对方想说的”也就是去倾听学生的话,但作为一个老师你也不能只做一个听众的角色,首先要表示理解,也就是设身处地去听;其次,我们应该在身体和语言上表现出我们的关注;最后,应该有具体或开放型的问题。做到了这些就能在师生之间进行最起码的信息交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沟通的前两个要素:

明确的目标和共同的协议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当然沟通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沟通的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观察对方,语言上的试探,赞赏的方式,幽默的语气等等,这都需要一个老师不断地去提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虽然时间短暂,但黄志法老师的讲座还是给每一位在座的老师一次心灵上的共鸣,希望黄老师今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育实例,更多的沟通技巧!

心理讲座心得(篇9)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渗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这次能够参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经历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准则,是个体进行的社会活动思想基础”。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自主的,可以对自己未来进行选择。正是因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尝试消除种种条件的限制,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生命的质量。

再进一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展开之前,我们不妨接受中国古人的一个经典的论断:“人之初,性本善”。这也许能解释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对于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这种源自人类自身最深层次的追求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基本动力。把古人的这种普适的哲学的观点放在今天的心理学上面来讲就是: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自我实现)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坏和毁灭的。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而不是过去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但对于更多的认识目前我们大多还只停留在一个描述性的阶段。大脑是一个如此复杂而精准的构造,以至于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的细节。脑机能定位尝试了解大脑的不同区域对不同心理活动产生及发展的分工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篇20

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讲座心得(篇10)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心理讲座,这次讲座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发和思考。标题为“聆听心理讲座有感”,这个标题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我对这次讲座的感受。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详细回顾与心得,我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这次讲座的主讲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他以亲切的语调和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迅速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他的第一句话就触动了我的内心:“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压抑的情绪,可我们往往不愿正视它们。”他以此为引子,激起了我的思考欲望。他后续的讲解更是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洗礼。

心理学家在讲座中,首先提到了人类情绪的复杂性。我们常常把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丰富多样的,很难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来划分。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人可能对于一件失去的事情感到伤感,但同时又感到解脱,因为失去这样的事情带来了某种压力。这个例子让我明白了情绪并非单一而固定的存在,而是由多个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接着,心理学家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拒绝正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他说这是因为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往往无法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我们以为隐藏起来,就能够逃避这些负面的情绪,但实际上,这种逃避只会让情绪变得更加深藏不露,最终引发更大的压力和问题。

在如何正确处理情绪的问题上,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他强调了自我认同的重要性。他说:“接受自己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是对自己负面情绪的包容和自然流露。”他提醒我们,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以此来建立更积极的自我认同。

其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交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情绪释放方式。他鼓励我们找到可以信任的人,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这样可以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健康提供支持。

除了以上的建议,心理学家还强调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分析,通过思考和反省来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他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写日记、绘画、冥想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寻找到情绪的积极出口。

最后,心理学家在讲座结束前,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他表示,心理问题并无什么可耻之处,正确认识和应对心理问题是我们追求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他呼吁我们要关注心理健康,拥抱自己的情绪,并大胆地寻求专业帮助,像对待身体疾病一样对待心理疾病。

在这次讲座结束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的言论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但正视它们并非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成熟和积极的态度。我也学到了许多处理情绪的方法,例如通过交流和自我调节来解脱自己。我深信,只有当我们真正聆听内心的声音,正视自己的情感,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内心宁静和平衡。

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对于聆听自己内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我的分享,也能够引发大家对于自我探索和心理健康的思考。我们应该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以同样的尊重对待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心理健康,才能够创造一个更积极、更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