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语 > 生日祝福大全 > 发展研究报告汇总

发展研究报告汇总

发表时间:2024-06-25

“愿你回望过去皆是无悔,展望前程已然不辜。”我们大多都会记得亲人、朋友的生日,我们都会在这一天发送各种风格的生日祝福语。在众多的生日祝福语中,如何让自己的祝福语“脱颖而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发展研究报告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展研究报告 篇1

: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化;切入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庆阳地区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导致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因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是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牵动点。为此,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庆阳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当前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抓住农产品流通这个切入点,因势利导,尽快促进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差距更大。尽管我们的主导产业早已确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始终未能跳出自然经济的圈子。根本在于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造成主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这是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我们知道,市场靠生产来支撑,特别要依靠规模生产来支撑;而生产要靠经济效益来驱动,特别是规模生产更需经济效益来驱动;效益则需要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流通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给流通下的定义是:“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们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88页)。马克思认为,流通是由交换总体和商品形态变化系列构成的再生产的媒介,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经济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加速器。众所周知,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商品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对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对消费的规模大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决定着流通、分配和消费;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则决定着再生产、制约和影响着分配与消费。前些年庆阳发展养兔业的失败,实施苹果基地战略进展缓慢的实践一再证明,其失误就在于只抓了生产、抓了规模,而忽视了流通。结果是生产没搞好,规模也没有形成。外地的经验、自己的教训都表明,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牵动点是流通、是销售,抓住了农产品流通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权。只有农产品有了销路、有了市场、才会有效益;有了效益就有了生产积极性;有了生产积极性、就会很快形成规模、形成基地;有了规模就产生了竞争;有了竞争就有了质量;有了质量就会上档次、出名牌,有了品牌就会增加和扩大产地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会带动产地流通;流通扩大又可促进生产。因此,抓流通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

确立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搞活主导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只有主导产品的流通畅顺,使农民的利益得以实现,才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主导产品的批量均衡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庆阳地区先后确定的烟、果、畜禽、蔬菜和大豆等支柱产业,是符合实际的、是可行的。但是,多年来没有形成规模、 形成基地,有的甚至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不是产业确定失误,更不是生产过剩,而是忽视了流通,产品缺乏外地市场。这是各级政府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没有大力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忽视了建立外地销售网点,更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苹果,庆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口感极好,具有很强的自然优势和竞争力,特别是红富士和新红星两品种,市场前景极好。但庆阳每年生产的优质苹果多被装入陕西等地的包装箱销往外地。由此造成了庆阳苹果的销售和价格直接受陕西苹果生产、经营和价格的制约,导致了其苹果市场忽畅忽滞、价格忽高忽低,使生产绐终上不了规模,形不成基地,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由此,销售自己的产品、利用优势创自己的品牌,占领外地市场是摆在庆阳人民和各级政府当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农业能否迅速进入产业化经营轨道的关键。

庆阳地区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已有一定的基础。许多农产品经销企业已把大部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初步带动了部分农产品向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方面发展。,庆阳地区拥有果品加工企业199家,畜产品加工企业31个,一批土特产品加工运销公司已具龙头企业的雏形。如庆阳县土产果品公司、宁县盛丰果品有限责任公司,镇原县庙渠土特产公司等,已将全区大量的白瓜籽、黄花菜、曹杏、杏仁、杏干等产品销往香港、日本、美国、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如镇原县的杏产品加工,就带动了杏产业的形成。目前,全县杏树载栽植已发展到1720万株,16.24万亩,杏产品加工企业110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杏产品加工实际利润727.8万元,并带动了杏产品包装材料的产生,现已有这方面的企业26家,产值近1000万元,从业人员510人。有些农产品已经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有些则正在向主导产业转移。什社小米是西峰市什社乡传统的优质农产品,久负盛名, 省、地志和多种书籍均有记载,而这一优质农产品只有区内人知、外地没人了解。但随着什社小米供销公司的成立,什社小米已远销北京、银川、内蒙、西安、兰州等地,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几百亩发展到了近万亩。洋芋是庆阳人自种自食的一种普通疏菜,但随着环县洋芋销售公司的成立,毛井乡的洋芋生产已由前几年千亩左右发展到近万亩。实践证明,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庆阳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是可行的。

目前,庆阳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关键时期,应紧紧抓住开发大西北的良好机遇,紧紧抓住搞活农产品流通这个切入点,把主导农产品销售,把农贸市场改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列为全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上下齐心搞流通、搞销售,促使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庆阳就一定能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研究报告 篇2

: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化;切入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庆阳地区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导致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因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是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牵动点。为此,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庆阳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当前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抓住农产品流通这个切入点,因势利导,尽快促进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差距更大。尽管我们的主导产业早已确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始终未能跳出自然经济的圈子。根本在于政府和生产经营者没有把农产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产轻流通,因而造成主产业发展缓慢,不能及时迈上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这是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我们知道,市场靠生产来支撑,特别要依靠规模生产来支撑;而生产要靠经济效益来驱动,特别是规模生产更需经济效益来驱动;效益则需要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流通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给流通下的定义是:“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们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88页)。马克思认为,流通是由交换总体和商品形态变化系列构成的再生产的媒介,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经济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加速器。众所周知,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商品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对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对消费的规模大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决定着流通、分配和消费;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则决定着再生产、制约和影响着分配与消费。前些年庆阳发展养兔业的失败,实施苹果基地战略进展缓慢的实践一再证明,其失误就在于只抓了生产、抓了规模,而忽视了流通。结果是生产没搞好,规模也没有形成。外地的经验、自己的教训都表明,带动农村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牵动点是流通、是销售,抓住了农产品流通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权。只有农产品有了销路、有了市场、才会有效益;有了效益就有了生产积极性;有了生产积极性、就会很快形成规模、形成基地;有了规模就产生了竞争;有了竞争就有了质量;有了质量就会上档次、出名牌,有了品牌就会增加和扩大产地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会带动产地流通;流通扩大又可促进生产。因此,抓流通是促生产、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径。

确立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搞活主导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只有主导产品的流通畅顺,使农民的利益得以实现,才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主导产品的批量均衡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庆阳地区先后确定的烟、果、畜禽、蔬菜和大豆等支柱产业,是符合实际的、是可行的。但是,多年来没有形成规模、 形成基地,有的甚至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不是产业确定失误,更不是生产过剩,而是忽视了流通,产品缺乏外地

 

发展研究报告 篇3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研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为此,学校在总结以往校本教研工作经验基础上,努力做好2013年校本研训工作。

为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保证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落实,学校制定了《文理学院附中2013年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组建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与工作的开展,同时,领导小组成员工作有分工,做到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统一管理。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日益重视,想尽一切办法加强与学校校本教研有关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设立了专门的校本教研经费并比07年有所递增;新开辟了专门的教师阅览室(图书室),增加了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每个备课组配备一台电脑,从物质条件上保障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每学期初,学校领导班子都多次召开校务会议,商讨、研究和制订校本教研计划并组织落实,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校长等行政领导都身体力行,亲自参加,或开讲座,或组织座谈交流,或下到相应小组交流,或听课、评课、进行课题研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校长、教研组、教师沟通顺畅,校长和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日益增强。

1.抓专业学习为平台,促教育教学理论提升

学习,对一个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的,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可提起校本教研学理论,多数人会持否定态度的: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多时间,把教师集中起来学理论,不如把资料发给大家去看就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大家有各自的见解。我想这与教师被动的接受学习是有关系的。以往的学习,多以单调的讲座为主要形式,就理论讲理论。教师对这样的学习感觉空虚,没有针对性,学和不学一个样。专家指出“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为此,我们在13年校本教研中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四结合,即: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练习相结合。并采取校内交流学习心得、轮流讲座、举办“课改大家谈”等形式学习,这种学习把教师推到教研的前台,教师成了教研的主角。学校充分发挥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优势,主动争取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支持和指导,邀请市学科教研员来学校教研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市属、市教研活,深入课堂听课和评课。教师与专家面对面对话交流,交换信息,经验共享,专题研讨,给教师的研修提供切实的帮助。在这里,“参与式”学习、“实战式”研究受到教师们的欢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 1

再是单纯讲理论,而是在实际的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样的学习,为教师提供了碰撞的平台,使教师在平等交流对话中实现了自我的提高。

此外,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学科杂志两本,每个教研组订阅了《绍兴教育》、《教育新视野》、《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并要求教研组组织老师学习。为扩大老师的阅读量,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学校在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建设的同时,特为全体教师购入成套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丛书《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班主任另加《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班主任管理班干部的学问》《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等班主任管理丛书。

2.以赏识教育为主线,抓师德师风建设

13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天,我校全体教师聚集一堂,周亮书记作了题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动员报告。周亮书记结合教育局《2009年教育工作思路》,要求教师更新师德观念,规范执教行为,推动师德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塑造新时期教师新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和家长对我校教师从教行为的满意程度,争当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层以上干部的读书会,学习了十七报告,各中层以上干部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总结工作得失,明确新学期工作的新思路,增强责任意识,全面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赏识教育和两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在13年第二学期开学之初,结合本校赏识教育特色,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学校不仅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听取了周亮书记对市教育局精神的传达,听取了两位校师德标兵先进事迹的汇报,而且还组织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分组讨论,集中交流,并进行了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检测。

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本校的赏识教育特色,进一步开展了赏识教育专题教育,请四位校级践行赏识教育优秀教师典型,把自己在实践赏识教育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向大家做了介绍。德育处还专门围绕“班级管理中如何落实赏识教育”组织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次学习,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了“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思想,为13学年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赏识教育氛围。

3.以有效备课为载体,力促学校教学的有效

我们强化单元集体备课制度,采用了“三定三统一查”的做法,集思广益,共同过好教材关,共同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所谓“三定”,一是定时间。单周为周一政治学习时间,双周为各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研究;二是定内容。

期初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让每位科任教师负责若干单元教材的分析任务。负责的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提出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选择等意见,并把这些内容填写在单元备课表上,准备做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也要预先研究教材,为参与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定活动形式和程序。每次活动都由备课组长主持并做好活动情况记录。一般是先由中心发言人按单元备课表上的内容逐项阐述,其他教师则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着重探讨单元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措施、教学的重难点、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最后提出案例撰写意见并指定撰写教师。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一经形成共识,即成为本级单元教学的预案。为了确保集体备课活动不流于形式,教研组长则经常深入备课组进行指导,并定期查阅单元备课表、活动记录本。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备课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快、更好地吃透教材,从而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立足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我校校本研训的重点。从今年12月4日开始,我校开展了为期20天的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此次比武旨在促进全校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检查教师课堂运用学校“赏识教育进课堂十大策略”情况,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此次大比武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前一天通知上课内容,上课当天抽签决定上课教师的方式进行。由于没有了磨课的时间,因此保证了每一堂课的原生态,真正检验了教师日常的教学基本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发展研究报告 篇4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芮秀荣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之本,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基,校本教研是教师能力形成之源。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

校本教研包括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三个部分,教师通过校本教研的实践反思、校本科研的伙伴合作、校本培训的专业引领等实践形式,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尝试探究性、合作性、研究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学校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一、“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

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所长刘定一说:“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 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也要精通教育,从而使教师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递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及更是学生心灵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传统教师专业培训认为只要掌握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就能胜任教育工作,事实上只强调知识传递功能的传统教师培训不能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他强调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专业品质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主流。教师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名师”与“新手”最好地表达了这种差别。教师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态度。在教师专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勤于实践——反思”的精神。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修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在学习型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 1

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当代教师应走专业发展的道路,每位教师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之源。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形式。校本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学校,尤其是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群体,尤其关注教师亲身实践和亲历体验;采用与实践工作者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经验、背景相匹配的研究方式与方法,与传统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有较好的衔接性。

三、以校本培训为支撑,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校本科研为突破口,走研训结合的道路,探索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新模式。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本培训让教师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究,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味,体味着自身的价值,体味着无限的创造。

1. 立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是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校本培训要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上;把“提升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

校本培训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一是专家指导。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如邀请省教科所专家为全校教师作了德育、教学和科研的专题报告。二是校长引导。在校本培训培训中校长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以身

示范,带头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担任校本培训的引领者。三是骨干辅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骨干教师必须做校本培训的培训者,采取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讲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让骨干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中得以传播,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和辐射作用。四是资源传导。凡学校安排的外出学习培训,回校后必须当好“二传手”,写出详细的学习汇报材料在全校或一定范围内交流,听课的要在全校范围内上汇报课,从而做到了“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了资源传导和共享。五是强化自学。学校制定每学期读书自学要求,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2. 研训结合,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校本培训的形式化。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在教研中进行深入研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到教研中去运用、验证。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听课周、研讨周、展示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视导、赛课等)、保障机制,注重与培训的结合。

3.校本科研是突破口,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力。注重与校本培训的结合,与教研活动的结合。发科研带动教研,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教学研究,做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从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再由教学理论回归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不断地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四、构建多元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依据,科研是教研的概括和升华。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培训应采用接受性学习、指导参与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

1、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模式

讲座——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将相关知识,理论观念,信息传递给教师。

教学观摩——包括校内教学观摩和校外教学观摩,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开展反思性教学观摩活动以科研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

师应该是实践者和理论家的结合。要建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反思性教学模式。通过说课、评课、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课堂纪实、专家会诊等多种渠道,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运用教学实录反思法、教学反馈法和自我提问法等进行再思考,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推动教师由“教书匠”走向“研究者”。“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满足于经验而不思考,“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育工作也不在是简单地重复,而变成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读书活动——规定所读书目,定期举办交流会,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和读书的风气。

2、指导参与为主的模式

问题研讨——主要由展示问题材料,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几个基本环节组成,在活动中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元化解答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展示一节或几节典型课堂教学实录,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3、合作探究为主的模式

小组合作: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重点研究新课程下如何科学处理教材。如何开发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本校的教育资源。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固本清源,回归主体。树立教师向学生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从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叙事研究:教师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然后在教育故事中寻找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最后以多种形式组织研讨,达到改进自己的课堂的目的。研究过程为“进入情境——分别叙事——归纳问题——展开讨论——重新叙事”。但要注意是:要有一个规定的情境,共同的话题与语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叙事风格;不可省略“归纳问题”和“展开讨论”环节,避免成为教育故事会;叙事研究的成果形成叙事文本,要保留研究的痕迹。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新课标的新要求,确立重点、难点,依据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策略。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出一批自己学校的名师;促进校长的能力提高,向专家型校长更迈进一步;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展研究报告 篇5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本教研的的培训,制定相应的措施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远程教育,自学、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学习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产生造血功能,加强校本培训,促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探索中逐步形成,所以,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立足“校本教研”,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实体,是加快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坚持以校为本,重心下移到学校,强化对话、交流、互动的教学研究形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对于校本教研,就是要围绕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拘形式、不分场所、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因为一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碰到的疑惑,而我们课前所创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后,是否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存在的什么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地加以解决,否则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这样教师自然而然,需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并寻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达到解决问题。在这其中,我们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会去搜寻资料、打开电脑网上进行交流、对话,有时会与教师争得面红耳赤,通过一番的争执与探讨,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这正是校本教研这种基于学校、贴近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体现出来一种优势。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捷径,作为教师怎样加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去,它需要我们怎样去面对,凭借怎样的热情投入到其中。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人民教育》、《内蒙古教育》等教育刊物杂志,利用运程教育视频栏目观看教育专家、名师教学实录,做好读书笔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际教研,走出去听、评、课,了解教学动态和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功案例,借鉴名师教学方法,撰写心得体会,设计教学方案,大胆尝试,认真总结。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计划》和《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构建了以校为本的学习体系、培训体系、科研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机制,制定了相关的分步实施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教导处为主体,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的教研网络,拟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校本教研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校作为研究的阵地,构建学习化的教研文化。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使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化的教研氛围。依托中心教研组,开展新教材培训或业务学习。主要形式:

1、组织集体备课,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2、举办教学理论学习讲座,开展学科交流、讨论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3、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函授、自学考试、计算机模块等级培训与考试等继续教育,努力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袋建档。教师要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每年进行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不断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让成长袋伴随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5、同伴互助,在互动、互学、反思中共同提高。

6、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觉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课改中自我反思,并且给他们一个发表观点、交流体会的空间,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会到自己是参与校本教研的一员。教研组经常为教师组织微型讲座,把时间留给教师,让教师唱主角。同时开辟教改论坛,课改之窗,交流教师在校本教研和课改中的观点和心得体会。对教师的评价也由过去的单一性评价变为立体性评价,有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教师、家长评价教师等形式,大大地调动了教师自觉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必须从四个方面达到落实与实施。

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搞研讨。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首先从转变教研组长的角色做起,营造民主、平等的教研氛围,引导教师反思,与教师平等对话,与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我们提出了“教研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口号,创造性地开展了“分片联研”活动,采用“集中与分片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探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研讨的积极性,教师敢说了,思想活跃了,教研氛围浓厚了。学校也是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现实的、有价值的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因此,我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深入调查校情、教情、学情,与广大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从指导教师上 “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过程研讨,最后拿出该学科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示范课”为止。充分展现“谈—听—议—思—行”校本教研的全过程,使得学科个性教研活动富有成效,教师的教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二是典型示范,整体推进。㈠、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和课改工作的生力军,如何发掘教师的教研潜能,让教师投身于校本教研和课改当中,并有所成就,这就需要一个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教师面对专家,接近学者,带着问题向专家探究求教,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㈡、拓宽校本教研渠道,丰富教研形式。校本教研,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热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校在校本教研的途径上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如学校针对老年教师观念滞后、难进入角色的实际,开展了中老年教师课程理念学习活动,激发了中老年教师投入校本教研的热情;还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子同伴互助教研,打破不同学科、年级的界限,实施“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种形式”。目前,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教师之间有计划的交流与分享经验,切实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水平。㈢、积极倡导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用好教科书,完成课时计划的基础上,开设了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充实了教育教学内容,实现了义务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㈣、理性反思,自我创新。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基础和前提。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地实施校本教研,就要求教师要有突破自己,能够做到教学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实施时能不能顺利落实,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与学的活动及时灵活调控,使动态的课堂不断有新的资源生成,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的荡涤下,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将吹生出一大批专业型、专家型的教师,在这个广阔的教改的舞台上,将培养出一批新世纪的人才。所有的这些都是得益于课改,虽然我们为之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得到却更多。这就是课改的迷人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2010年5月29日

发展研究报告 篇6

    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   

   

——国际化   

   

所谓现代流通,就是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全球范围的分工与交易空前扩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阶段,流通从过去局部的、片段的、不连贯的、一国或几国的运动过程,变成了全球范围的运动过程;从过去只有商品货物的流通,变成了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服务以及其他无形的要素禀赋的流通;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变成了日益融合的大流通过程。战后的几十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变,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流通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流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用信息化、高科技化、高智能化和集约化的流通手段,把几乎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大流通的轨道,战前靠强权和武力所难以实现的目标,战后在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下得以实现。全世界贸易出口额1950年为607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30900亿美元,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到1990年达到71.4%。   

   

2001年世界进口总额64388亿美元,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5个国家占41.7%;出口额61624亿美元,上述5国占37.3%。我国2002年进出口总额6208 亿美元,国际市场依存度达5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国际市场依存度超过了50%。近二三十年,国际贸易迅速增长,1980年全球进出口额仅为40411亿美元,而到2002年就达到135410亿美元,增长了3.35倍,为它国而进行的生产,也就是说跨国流通的规模已占到世界GDP的40%以上。国际贸易的规模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大,流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货物贸易国际化的同时,服务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扩大。目前世界贸易总额中,无形商品——服务的交易额已达到25%左右,而且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货物贸易。伴随贸易的国际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流通的国际化步伐也大大加快,通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再资本化和证券化,使对企业产权的交易具有了进入世界流通范畴的可能。通过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立,通过金融创新、各种衍生工具的利用,又形成了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的国际化大流通。特别是无形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使流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世界商品市场、世界劳务市场、世界技术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等共同构成了流通国际化的现代流通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出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地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总起来看,为别国生产的比重越来越高,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化大流通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打破。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现代流通发展的基本特征   

   

——社会化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是需求和消费。要求社会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只能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发。因为“个性愈是发达,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愈是统一,它的能力和倾向就愈是趋向同质性,即统一个性的同质结构。” (匈 阿格妮丝·赫勒著《日常生活》第62页 重庆出版社出版。) 这种同质性使市场需求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几乎一切纳入流通范畴的东西,都具有了社会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作为有生命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漫长历程,实际上是需求不断满足,消费不断进行的往复,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只靠自身的力量满足需求和消费,这样就使流通具有了社会化的内涵。   

   

需求与消费的社会化,使整个社会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造成了人们对更多的无形商品的需求,无形商品因而进入了流通,服务的社会化应运而生。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使进入流通的劳动力内涵发生了巨变,在流通中,具有较高交换价值的不是人体而是人脑。传统流通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主要研究劳动力体力的贡献,而在社会化大流通中,则必须研究劳动力脑力的贡献,一种完全的“通货”——知识产品进入了流通,凝聚着对劳动力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使劳动者终身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当社会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生产变得更为社会化,世界上很多产品已经无法在同一地点、同一工厂完成。社会化大生产本身成为社会化大流通的过程。产权的社会化,使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进入流通,企业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商品,谁拥有企业的股权,谁就拥有企业的产权。在金融的国际化进程中,资本的社会化、货币的社会化通过证券的社会化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从而使更多的金融资产具有了社会化的性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速度的加快,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特点,某一发明、某一创造、某一革新要获得交换价值,就必须进入流通转化为生产力。   

   

从能衡量流通发达程度和社会化程度的、目前数据较为完整的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6:2.4:3.2。其中高收入国家的比例为1.5:2.1:3.2,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领先,快于第二产业1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为1.6:2.0:2.8,第三产业增长率快于第二产业增长率0.8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的比例为2.1:6.9:4.9,第三产业发展保持较高的

发展研究报告 篇7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处嘉陵江和涪江脊骨地带,系川北丘陵县,幅员面积1106平方公里, 47个乡镇、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总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田21万亩、地33万亩),人均耕地0.8亩,是典型的农业县;自然资源贫乏,无大江大河,无矿产,经济基础较差,是省定贫困县。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去年以来,我县确立了“乳业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把“种草养畜,发展奶牛”摆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位置来把握,培育延伸生态产业链条,着力一、二、三产业互动,实现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力求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提高,这是各地面临的新任务。但当前,丘陵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直接冲击,又存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困难的观实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通过市场牵动、龙头带动、政策推动、各方联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下面,笔者结合西充倾力打造川东北乳业经济第一县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把龙头、基地、奶农有效连接起来,形成奶业产业链条。一是建基地。以加快自繁牛、稳住县内牛、选择省外牛、引进国外牛的工作方法,在以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心的25公里范围内,重点围绕“三线”(国道212线、西射线、西古线)“一圈”(晋城、观音、金泉、观文、凤鸣、中岭、常林、木角)建立以县城近郊、212国道线和省道沿线乡镇为主的20个奶牛生产基地,圈存奶牛150头以上的乡镇已达10个(其中关文镇奶牛存栏总量达300余头)。二是抓大户。扶持和培育奶牛养殖大户,靠大户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奶牛基地建设和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全县养殖奶牛50头以上的大户达10余户,10头以上的大户达90余户,养殖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63%。三是建小区。建立奶牛养殖小区是推动奶牛产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生鲜牛奶质量、增强乳制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奶牛养殖小区遵循“集中建场、分户饲养、业主建站、机械挤奶”的建设原则,推行“统一供料(配合饲料)、统一供精、统一防疫治病、统一机械挤奶、统一收购”的物业管理模式,实行联户饲养、委托饲养或统一饲养的多种养殖方式。正在建设的奶牛小区10个,每个小区养殖规模200头以上,力争两年内完成20个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任务。

为做好乳业产业链的前端工作,快速夯实乳业经济发展基础,我县通过三个结合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一是将牧草种植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利用退耕退林政策,种植优质牧草1.6万亩。二是将牧草种植与国家天然草原与建设相结合。依托该项目,在晋城、常林、关文、复安等奶牛生产基地乡镇发展优质牧草1万亩。三是将牧草种植与奶牛小区建设相结合。在奶牛养殖小区周围,鼓励、扶持种植专业大户。已培育种草100亩以上的大户10余户,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2.6万亩。

面对入世的严峻挑战,我县主动适应市场要求,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西充实际的发展特色农业之路。一是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在政治激励方面,县上选派10名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干部到乡镇建设奶牛小区养殖规模200头以上,按组织程序回机关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选拔10 名发展奶牛有功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优先回县级机关任职;选拔10 名乡镇事业干部到农村建小区集中发展奶牛200头以上或自养奶牛在100头以上,可转为行政干部或提升为乡镇领导干部;破格招聘10名建奶牛小区规模200头以上或全村发展奶牛300头以上的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乡镇干部。在经济激励方面,奶牛养殖户每购进1头奶牛县上奖励1000元,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在市场激励方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李子园公司在三年之内以2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牛奶,切实保护奶农利益。二是高效益的生产经营机制。我县在继续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关文奶牛、晋城奶牛等协会的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多种专业协会和民间经济合作组织。三是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坚持“以业主、农户投入为主,信贷扶持(每头奶牛提供贷款7000元)、项目资金补助为辅”等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乳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与北京中盛投资公司合作,达成引进1000头优质奶牛协议。四是深层次的土地机制。按照“平等、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通过转让、租赁、变卖、入股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培育种草大户,服务奶牛养殖小区,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对牧业用地简化手续,办理土地使用证免征税费。

随着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我县加快了对良繁、防疫、服务三大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强化技术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全县建立一支心系奶农、技术过硬的畜牧兽医队伍;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奶农饲养奶牛、种植牧草水平。二是强化防疫服务。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按“四统一”(统一防疫流程、统一用药时间、统一组织防疫用品、统一标准收取防疫费用)的办法,搞好医疗注射、圈舍消毒、驱虫、检疫和防疫监督。三是强化保险服务。对全县奶牛实行强制保险,奶牛养殖户按450元/头.年的标准交纳保险费,赔保7000元/头(残值属保险公司)。县上专门成立了“奶牛死亡鉴定小组”,专门负责奶牛死亡原因的鉴定工作,为索报、赔偿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金融及养殖风险。四是强化良繁体系建设。由畜牧部门统一负责良种冷冻 的引进和供应,提高奶牛配种质量;促进日月高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西南农大进行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起自己的良繁体系,提升奶牛品质。

由于措施得力、政策到位,我县乳业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阶段。一是更新了种植观念。全县已有500余户养殖户发展奶牛3276头,许多农户已由过去的“要我养”变为“我要养”,这是我县发展乳业经济的最大收获。二是延伸了产业链条。20上半年,全县种植优质牧草6.1万亩,产值达750万元,粮、经、饲结构比例为5:3:2;乳业龙头企业--四川李子园公司实现产值2000万元,销售收入1700万元,实现利税180万元;同时,带动了包装、彩印、运输、饲料等产业迅速发展,以天龙彩印厂、光大饲料厂为主的加工企业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乳业产值达3.52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8.5%,奶牛产业吸纳务工人员1200余人,奶农人均增收3000元,从业工人人均增收1500―2000元。回顾西充乳业经济发展历程,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带动主体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是一、二、三产业的结合点,是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他们带动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成效。要打破所有制、部门、行业和行政区域界线,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有条件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开发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当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要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设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增强竞争能力。

二、抓机制创新是农业化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证。运行机制是农业产业化体系有序运转的“软件”,要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连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大户+农户等多种连结方式;要大力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善于运用政府的调控职能,合理确定具有区域特色和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区域,切实发展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三、抓基地建设是农业化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基地,不是一般意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而是与龙头企业、“五专”组织紧密相连的商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因此,抓基地建设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立足市场需求,发挥当地的资源技术优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乡镇、村、组、农户结合建立起稳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四、抓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化,而专业化必须生产必须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现实表明,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在一定程度制约着产业化发展进程。因此,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以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大力发展市场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网络完善、功能互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研究报告 篇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专车市场发展研究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专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专车市场背后的产业格局、专车企业的竞争格局、用户对专车市场的依赖程度、专车对其他交通工具运力的补充效应,客观反映了专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问题。

从专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和阻碍因素来看,-期间,专车服务市场的阻碍因素占据上风。主要表现为:专车发展思路受局限,小众市场很难带动大众服务市场;发展时机不成熟,移动互联网应用习惯尚未养成;政策舆论不支持,政策阻力、舆论矛头直指先驱企业。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专车服务市场在此时期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发展。

起,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专车服务市场迅速崛起。起,部分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放开了专车市场。-20期间,专车服务市场的驱动因素占据上风。主要表现为:双向市场需求爆发,乘客和车主均渴望改善用车环境和出行效率;相关厂商营销推广效果显著,补贴策略重塑消费者用车习惯;在“互联网+”国策的驱动下,政府有条件的放开专车市场。这一时期,专车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主要来自行业的利益冲突、税收盲点政策等。

从专车服务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结构来看,专车软件作为一款与O2O相关的应用,可基于手机提供地理信息、进行绑定支付,具备良好的O2O实现基础。专车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大中型城市具有较好的市场机会,而这些城市基本都存在私家车限号限购政策、出租车与道路车位资源相对缺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目标用户的粘性。同时,专车的目标用户存在更多对购物、差旅、订票、酒店、异地用车、高端餐饮的需求,因此专车软件从细分用户的场景切分、客户变现等方面拥有的价值引起了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汽车租赁企业的重视和兴趣。经过多轮的营销推广,目前专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滴滴一号专车以87.2%的使用率稳居第一,Uber后起直追,神州、易到等凭借各自优势占据部分细分市场的稳定格局。

从用户对专车市场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来看,由于出租车市场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出行需求,而专车以便捷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服务弥补了市场缺口,用户规模得以迅速扩张。目前,专车属于相对小众的'服务产品,目标用户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专车市场用户规模达到2165万人。专车的主流用户月均收入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之间。从用户需求动因来看,粘性用户群体的需求动因是养成了使用习惯,即平时出行就会使用,所占比例23.3%;专车常规用户群体的需求动因是对出租车的替代性消费,即打不到出租车的时候才会使用,所占比例为55.1%;专车意向用户群体的需求动因是营销推广时的利益驱动,即获得优惠券就会使用,所占比例为26%。由此可见,专车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需求因素推动的。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主流专车公司以解决用户出行需求为目的开展了诸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明晰,用户出行相关服务将会作为“互联网+便捷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发展研究报告 篇9

新××*建立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渝地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突飞猛进。随着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放手让一切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得到充分鼓励”,家族企业的大好春天已经到来。

企业界的实际与理论界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家族企业是竞争性企业创业阶段的最佳形式,有着其他任何形式所不具备的先天性优势,比如组织机构灵活,适应市场快捷,运行内耗最小,经营成本最低,投资决策最快,对产品质量高度承诺,企业文化特征鲜明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原始积累阶段必不可缺的要素,而唯有家族企业能发挥到极致。因此,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90%以上都是家族式经营。世界500强中,家族企业占了40%以上。

然而,家族企业的劣势就如同它独特的优势一样,也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投资决定主观可能导致重大失误;家族关系过于亲密必然扩散到企业事务之中;文化过于狭隘,势必排斥外部先进;产品单一,减少对新机会的接触等等。

家族与企业是一对矛盾,家族兴旺与企业发达能不能得兼呢?

西方国家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可供我们借鉴的很多。其中,最受推崇的,是美国西北大学的约翰・l・沃德教授和美国圣・托马斯大学的兰德尔・s・卡洛克教授(前者是公认的全球家族企业权威之一;后者拥有25年家族企业管理经验。)他们说,企业是一种把家族传统和遗产长期延续下去的最好方式。他们还说,家族企业是经济和社会企业的.一种美好形式。如何使这两者“好上加好”呢?他们提出了“平行计划流程”。

“平行计划流程”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家族和企业内部个人的、经济的、战略的第一思考(或曰第一追求、第一目标)汇集起来,运用一系列现代的沟通、分析、决策、运筹方法,使这么多的“第一”结合在家族企业统一的计划战略之中,使家族和企业的要求与预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两个体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平行计划流程”在西方许多家族企业都获得成功。随着我国的家族企业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家族与企业的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平行计划流程”将越来越成为家族企业最受欢迎的礼物。

发展研究报告 篇10

一、序言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3年完成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九五”计划完成后,在全国人口比1980年增加了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国民收入由低收入水平进入中下等收入水平。在达到小康水平后,在下个世纪最初的10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使全国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达到富裕和舒适的水平,国民收入进入中等以上水平,并努力提高相对贫穷人口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将得到更大改善和合理化,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随着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完成,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从以衣食用为基础的消费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以服务消费为主过渡,从侧重数量型消费向侧重质量型消费过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大部分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应的中间产品加工业将从过去20年之后的高速增长进入常规增长、速度放慢的阶段。而与此相应的是,服务业迅速崛起,将成为高速增长的经济部门。作为实现小康水平后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承前启后继续的五年,对下世纪初的头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将立足在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合有效的宏观政策的调节,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着眼于规划好第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衔接和跨世纪的改革、发展,致力于推动2001-2005年国民经济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并且得到巩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为其自身能够不断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为推动2001-2005年及下世纪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够不断地向纵深推进,使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能够持续地释放出来。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主要是在商品市场领域,服务业领域和要素市场的完善和规范程度还远低于商品市场。旧的体制不仅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而且给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使服务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和土地只是初步实现了流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仍然很弱,而且还同时处于旧体制的干扰作用下,使资源要素价格受到了很大的扭曲。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平衡发展,不适应国民经济需求和供给形势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导致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浮现出来大量的、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不得不通过进一步的深化体制改革来给予解决。在“九五”期间,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形势突变,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的建设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在下一个世纪将更为开放,更全面的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因此,建立和完善牢固、高效、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金融和外贸体系,也将成为2001-2005年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战略(一)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在1978-1997年的20年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回顾二十年持续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一段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城乡居民各种层次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需求层面不断得到满足,供给层面出现重大突破的过程。二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居民的温饱需求直接推动了七十年代以来的农业和轻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大部分人口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娱乐、教育消费的消费量增加,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家电产业和商业、餐饮、居民服务、运输、电讯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进入“九五”末期全国城乡消费出现了新形势,在以“老三件”为代表的第一代消费品被淘汰后,以“新三件”为代表的第二代消费品也已经达到饱和,而第三代消费品还没有形成热点,居民消费中用于购买服务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增长无力。如果新的消费热点不能形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将直接威胁到二十一世纪头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发现和促进居民消费中的热点,将构成2001-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经过20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进入下一个五年,绝大部分居民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形成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消费质量和结构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将希望有更加舒适的生活,居住和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除了得到基本的商业、餐饮、运输等服务之外,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信息传媒和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也将表现出更高的消费热情和更为迫切的消费倾向。通过对“九五”末期居民消费倾向和走向的分析,可以预测,从2001到2005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住宅消费,尤其是适合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住宅的内部质量和外部环境迄待改善,而且每年还有数量稳定增长的新增住宅消费需求,因此,对经济适用、较为舒适的住宅消费需求,将在2001-2005年间成为居民消费中份额巨大、增长稳定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对更高水平的服务业的需求。由于住宅和服务业消费直接与人口的分布和流动紧密联系,因此将相应会带动基础设施、城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需求的加速增长。随着住房建设和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发展,2001-2005年,将在现有主要中心城市周围和乡镇地区出现大量新的小城镇,从而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饮食、居民服务、运输、邮电将进一步发展开放,新兴的金融、信息咨询、医疗、教育等行业会快速发展。由于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布局密切相关,现行的人口流动制度在进入2001年后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因此必需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其合理性,推动其进行深入改革,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此导致的矛盾。2001-2005年期间,有限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日趋显著,与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很低,而且严重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耕地和水资源的紧张问题首先是与我国的人口问题紧密联系的,从2001